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常规,这些内容要知道!
2023-9-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肺栓塞的概念
因为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支系造成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肺栓塞引出的肺内产生坏死的病理改变,称之为肺梗死。比较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血管输入药品颗粒甚至导管头端所引起的肺血管阻断。
肺栓塞的典型症状
1、晕厥:可以为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
2、呼吸急促:为肺栓塞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3、胸痛:肺栓塞会导致肺动脉内血栓形成,阻碍血液流动,引起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4、咳嗽:肺为干咳,无痰。
5、痰中带血:肺栓塞引起肺泡出血,使得痰中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丝。均为小量咯血,大咯血极少见。
6、休克:发生休克的均为巨大栓塞。
7、体征:常见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肺部局限性湿啰音、哮鸣音、胸膜摩擦音等。
引起肺栓塞最常见的原因
1、静脉血栓:肺栓塞常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2、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也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和血液凝固作用缺失,会导致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3、肿瘤:以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绒癌、白血病等较常见。肿瘤患者肺栓塞发生率高,甚至是其首现症状。
4、心脏病:心脏病也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常见于各种心脏病,合并房颤、慢性心衰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者发病率较高,以右心腔血栓最多见。
5、外伤和手术操作:外伤和手术操作会导致血管受损和组织损伤,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
6、妊娠和分娩:肺栓塞在孕妇数倍于年龄配对的非孕妇,产后和剖宫产术后发生率最高。
如何护理肺栓塞的患者
一、一般护理
1、休息:患者的房间应当舒服、安静,空气新鲜。肺栓塞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促使静脉血栓脱落,发生再次肺栓塞。
2、饮食指导:宜食用蛋白、维生素、纤维含量高的食品类,少食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维持平衡膳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3、防止便秘:防止便秘,避免因腹腔压力忽然增高使静脉血栓脱落,需要时给予缓泻剂。
4、注意保暖。
5、止痛:若胸痛较轻,能够耐受,可不处理;但是对胸痛重、影响呼吸患者,应给予止痛治疗,以防剧烈胸痛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
二、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1、心理护理:溶栓后患者临床上自觉症状减轻,这时候患者应了解溶栓后还需卧床休息,以防栓子脱落,导致再栓塞。
2、吸氧:对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可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3、监测生命体征:呼吸状态、意识状态、循环状态、心电活动、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改变等。
4、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测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水肿程度。
5、抗凝治疗并发症的护理: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颅内出血可以直接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在抗凝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生命体征的改变。
6、用药护理:遵医嘱适当使用镇定、止痛、镇咳等对应的对症治疗措施。不得擅自停药,增加/减少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等情况。
7、做好皮肤护理:急性肺栓塞溶栓后,卧床时间比较长,平时要注意皮肤维护,应特别注意患者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变化,维持床单的清洁干燥,还可以在患者受压的骨隆突处应用水胶体敷料,以避免褥疮的发生。
日常如何预防肺栓塞
1、 健康饮食: 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措施。
2、降低血液凝固: 戒烟少酒、多运动少久坐、维持健康体重等。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防止血液凝缩
3、预防肺栓塞: 药物方法和物理方法。
(1)药物方法:包括低分子肝素、低剂量肝素、华法林等。
(2)物理方法:包括序贯加压袜和间歇充气压缩泵等。
4、不要随意按摩:若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后血栓松动,极易脱落,患者下肢最好不要用力,且家属也不要随意按摩。
5、避免腹压增加:尽量避免腹压增加的影响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要重视医治,以防咳嗽时腹压增大,导致血栓脱落。
(方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