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测可查出哪些问题
2023-9-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消化道出血或下消化道炎症时,粪便检测时,可查出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如果是白细胞增多,可能为肠炎、菌痢和过敏性肠炎等。如果出现吞噬细胞增多,可能是患了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肠炎,偶见于溃疡性肠炎。健康人的粪便中,很少见到肠粘膜上皮细胞,增多可见于结肠炎症和伪膜性肠炎。
正常情况下,食物经充分消化后,在粪便中极少见到食物残渣,当消化功能减退、缺乏脂肪酶或胃蛋白酶时,可造成消化不良或吸收障碍,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泻、腹泻、慢性胰腺炎、肠蠕动功能亢进等。正常粪便可出现磷酸盐、草酸钙等结晶;病理情况可见夏科-莱登结晶、血红色结晶,主要见于消化道出血、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肠炎等。
如果是寄生虫感染,做粪便检测是最准确的,粪便检验师很容易检测到相应寄生虫体或虫卵。
健康人粪便中极少见真菌,在排除污染的情况下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出血及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如果患了消化道恶性肿瘤,会查出隐血,可能是持续阳性,溃疡病时呈间断阳性。
目前,对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仍缺乏较好的手段,但消化道肿瘤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率平均为87%,因其简便、价廉、无危害且经过大规模筛检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NACB)建议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1年1次或2年1次粪便隐血的筛查,可大大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
当然,做粪便检测时,采集样本的方法要正确。患者打开大便收集器,里面有个小勺,如果大便是软的、成型的,只要取一勺放进收集器就可以了。如果大便是稀的、水样的,需要取三勺。这样,仪器做出来的结果才是最准确的。
过多的大便会堵住机器,过少的大便仪器会检测不出,要在黏液、脓血、黑色部分取材,取样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检验结果。
[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开封市祥符区第二医共体总医院) 刘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