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尿常规检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2023-9-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尿常规是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它不仅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同时也是评价身体代谢的一个指标。临床通过小小尿常规检查,可以知晓身体健康的很多状况,如对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可以查出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一、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可以检测人体的代谢状况,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1、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3000毫升,称之为多尿,多尿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患者。

2、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1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称之为少尿,此种情况多见于休克、心力衰竭、肝肾综合征等症状发生时。

3、颜色改变:尿液呈浓茶色常常提示肝细胞损伤,酱油样尿液常常提示患者有溶血性疾病。

4、尿蛋白:尿液中出现蛋白阳性常见于肾小球、肾小管损害患者。

5、尿葡萄糖:尿液中发现葡萄糖阳性提示患有糖尿病可能,需要复查空腹血糖进一步确诊。

6、白细胞:正常尿液中无较多白细胞,如果白细胞超过正常范围,比如白细胞(+)-(+++),表明有泌尿系感染的可能。

7、红细胞:正常尿液中不存在红细胞,正常情况下人在剧烈运动或久站之后,尿中红细胞可增多,多为一过性。长期尿中有血,应警惕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外伤,应进一步到泌尿专科就诊。

二、尿常规能检查能查哪些病变?

1、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尿路感染,通常表现为尿液呈酸性,白细胞、细菌出现在尿液中。

2、肾脏疾病: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疾病均可能导致尿常规检查指标异常。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可能会出现糖,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到糖的存在,帮助诊断糖尿病。

4、肝病:肝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胆红素、酶等物质在尿液中的沉积,尿常规检查可以查出这些异常。

5、其他:其他疾病如膀胱结石、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此外,尿常规检查还可以检测其他指标,如pH值、比重、酮体,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三、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收集尿液最好使用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或者收集器,尽量不要自己随意选择器皿,这样可以降低尿液污染的情况。

2、尽量选择晨起第一次小便,夜间小便会有浓缩,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检查,可以提高检查的阳性率。

3、每次化验检查,最好取中段小便化验,每次不少于10ml,这样可以降低尿液污染情况,利于疾病的检查诊断。

4、女性患者,尽量避开月经期检查,这样可以避免血液混入尿液中,可以降低假阳性的情况,提高疾病诊断率。

5、尿常规检查前避免大量饮水影响判断结果,大量喝水可导致尿液稀释,检验结果就会超出仪器的低限而无法检测。

尿常规检查简单、快捷、便宜,但是能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检查,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的很多问题,需要检查的朋友,特别是尿出现明显问题的,可以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测。

(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闫利沙)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