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隐藏的杀手揭秘

2023-9-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动脉硬化,也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形成和发展通常悄无声息,如同一个隐藏的杀手,逐渐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将深入解析动脉硬化的成因、症状、诊断及预防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并防范这一潜在危险。

一、动脉硬化的成因

动脉硬化主要是由于动脉内壁的脂质沉积,引发炎症反应,逐渐形成动脉壁内的斑块。这些斑块会导致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动。以下是动脉硬化的主要成因:

1.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壁损伤,加速动脉硬化形成。

2. 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易在动脉壁沉积,诱发动脉硬化。

3. 糖尿病:高血糖会损害动脉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4.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动脉内皮,增加脂质沉积的风险。

5.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会逐渐硬化,动脉硬化的风险也会增加。

6.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动脉硬化的症状

动脉硬化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胸闷、胸痛: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胸闷、胸痛等症状。

2. 心悸、气短: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出现心悸、气短等表现。

3. 头晕、头痛: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

4. 下肢水肿、疼痛: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水肿、疼痛等表现。

三、动脉硬化的诊断

动脉硬化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

2. 体格检查:通过测量血压、脉搏、身高、体重等指标,初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血液黏稠度等指标的检测,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情况。

4.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血管成像、MRI等,可直观显示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情况,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四、动脉硬化的预防与治疗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低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加强锻炼,有助于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2. 药物治疗: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遵医嘱使用降压、降脂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动脉,可采用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手术治疗方法,恢复血液流通。

4. 定期复查:动脉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五、总结

动脉硬化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及诊断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的发展。同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遵医嘱治疗并定期复查,有助于降低动脉硬化带来的风险。让我们携手共同防范这个隐藏的杀手,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肝胆胰脾血管外科 景大豪)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