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年健康:老年抑郁障碍不可忽视

2023-9-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中,老年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一、老年抑郁障碍的常见症状

老年抑郁障碍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1.情绪低落:老年人可能会长时间感到悲伤、空虚或绝望,对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或爱好失去兴趣。他们可能不再对过去喜欢的活动感兴趣。

2.体重减轻: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可能是老年抑郁障碍的一个症状。这可能是由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导致的。

3.睡眠障碍: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失眠、过度睡眠或白天嗜睡的情况。他们可能会早醒,或者在夜间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4.疲劳和缺乏精力:老年人可能会感到日常任务变得困难,比如走路、购物等。他们可能感到身体疲惫,缺乏能量和动力去完成日常活动。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分散是老年抑郁障碍的常见症状。老年人可能会忘记刚刚读过的东西,或者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6.自我价值感的降低:老年人可能会过度自责或自我贬低,感觉自己无用、没有未来。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怀疑,感到无助和沮丧。

7.不安或易怒:老年人可能会经常感到焦虑、易怒或情绪波动。他们可能会变得容易生气、不耐烦或者容易受到刺激。

8.疼痛或其他身体不适: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头痛、胃痛、胸闷等身体不适症状,但经过医学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情绪压力或抑郁情绪导致的。

如果您的家人或朋友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日常生活时,应考虑是否患有老年抑郁障碍。

二、老年抑郁障碍的原因

1.遗传因素

老年抑郁症的家族遗传倾向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有抑郁症,那么老年人的患病概率可能会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但也可能与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2.性格因素

老年人的性格特点也是影响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老年人可能变得孤僻、依赖和固执,同时脾气暴躁、情绪起伏波动较大,这些性格特点更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3.神经生化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神经递质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这可能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有关。例如,大脑中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降低或功能缺陷,都可能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4.生活因素

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例如,亲友故去、退休生活不适应、难以接受衰老、社交减少等生活事件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此外,长期缺乏社交活动、缺乏兴趣爱好等也可能增加患有抑郁症的风险。

5.疾病和药物因素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会诱发抑郁症。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如西咪替丁、普萘洛尔、左旋多巴等。

三、老年抑郁障碍的治疗方法

老年抑郁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抗抑郁药物来缓解抑郁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期望立即见效。同时,药物治疗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监测和调整。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老年人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心理治疗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社区服务和朋友间的互助等。家庭成员可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同时,社区和社会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帮助他们扩大社交圈子,增强社交能力。

四、如何预防老年抑郁障碍

1.经常参与社会活动:老年人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保持身心健康,例如跟朋友交往、去社区活动室打麻将或打牌、跳舞健身、参与志愿者活动、上网等。这些活动可以让老年人感到被关注和被需要,从而减轻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2.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照和爱:子女应该经常与老人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可以让老年人感到被理解和被关爱,从而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3.社会有义务向公众普及老年抑郁症的相关健康知识:社会应该向公众普及老年抑郁症的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人们重视程度。这可以让老年人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从而及时发现和治疗抑郁症。

老年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和治疗抑郁症。同时,我们也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

(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 朱雅超)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