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的超声小知识
2023-9-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很多朋友在体检或在做别的检查时,发现报告上写着“肝囊肿”,医师会建议定期复查,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无端肝脏上长个囊肿,也总是让人心理别扭。那么肝囊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肝囊肿的超声小知识有哪些?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什么是肝囊肿
肝囊肿是肝实质内球形的囊性病变,外壳是纤维性囊壁,其内充满清亮、无色或淡黄色的囊液,体积大小不一,通常在1~20厘米左右,酷似盛满水的气球。可单发或多发,其生长部位无规律。
肝囊肿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肝囊肿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出生时就已经存在。后天性肝囊肿可能是肝管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出生时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并随之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也就是说,肝囊肿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人群中。
二、肝囊肿的原因:
肝囊肿其实是肝上的小水泡,一般不危险。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1、先天发育异常,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肝内组织生长过多,因分泌物聚积形成囊肿或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可导致肝内胆管淋巴管发育异常,影响胆汁循环导致胆管扩张,从而形成囊肿
2、寄生虫感染,如果饲养宠物或接触过被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等,可导致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引发肝囊肿。
3、外伤,受到强烈撞击、炎症等也可导致肝组织发生局部破裂,出现积血或积液,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囊肿。
三、肝囊肿的检查方法
B超是囊肿的首要检查方法,不同的囊肿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肝囊肿属于良性疾病,生长缓慢,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定期体检复查“肝囊肿”不发生变化即可。
对于单个小于5cm的肝囊肿,如果位于肝脏实质内,并且没有对其他管道造成压迫,这样的囊肿建议每年复查超声,了解其生长情况。
但如果造成肝内大血管或胆管的压迫,就需要去医院就诊,由医生评判病情,并提出治疗计划。
对于位于肝脏表面的大于5cm的肝囊肿,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小于5cm的肝表面囊肿,若没有对周围脏器造成压迫症状,可以观察,若出现压迫症状,则需要手术治疗。
四、超声检查肝囊肿的优势
超声检查利用实时、动态、便捷的方式可以明确囊肿的位置、数目、大小、囊内的透声情况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等。通过超声对囊肿的详细描述、临床医生能够第一时间准确给出下一步的诊治方案。
然而,当囊肿过大无法判断其来源,或出现囊壁增厚、壁结节、囊内透声差甚至囊内多发分隔等不良征象时,便需要超声造影、CT、MRI等检查方法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给予临床医生更多的诊断信息。
总之,因此,我们无需为此焦虑而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重要的是遵医嘱定期观测囊肿变化。一旦囊肿变得巨大挤压周围正常器官,甚至囊肿继发感染或出血引起腹部剧痛时,应及时就诊,利用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李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