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痔疮怎么办
2023-10-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是不是感觉自己排便有些困难,有时候在排便过程中,还会出现出血或者间歇性便后出血的情况,甚至在上厕所时,经常会感到肛门外部隐隐作痛,有时还伴有瘙痒的感觉。不要怀疑,痔疮来找你了。
什么是痔疮呢?
痔疮,又被称为痔,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痔是直肠下端的肛垫出现了病理性肥大,基于痔疮出现的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1)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或移位;(2)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3)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混合体。
当前,在临床中尚未完全明确痔疮的发病机制,但据临床研究认为,痔疮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下面两种学说分别阐述了痔疮的发病。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该学说认为静脉丛是形成肛垫的主要结构,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血栓形成等情况必然是导致痔疮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解剖学上,门静脉系统及其分支直肠静脉都无静脉瓣,直肠上下静脉丛管壁薄、位置浅,末端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弛等,这些因素会造成静脉扩张、血液淤滞。同时,直肠肛管在腹腔最下部,加上其他因素的作用,就容易造成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如盆腔巨大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便秘、长时间的坐立等。但是,这种观点目前仍具有一定的争议。其次,是肛垫下移学说。该学说认为肛垫有节制排便、闭合肛管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疏松地肛垫会附着在肛管肌壁上,在排便过程中,受向下压力的作用,在排便后,可借助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到肛管内。而一旦弹性回缩能力降低,肛垫则会在充血、下移的情况下形成痔。
那么,痔疮的临床表现又有哪些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1)内痔:一般会出现在截石位的3、7、11点上,其表现以脱出、出血为主,在临床中也常有间歇性便后出血的情况发生。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同时在感染、嵌顿、血栓时会发生明显的疼痛。(2)外痔:一般出现在肛门外部,患者在上厕所时,会出现瘙痒、疼痛的感觉;一般常见的外痔主要为炎性外痔与结缔组织外痔。(3)混合痔:会同时存在内外痔的症状,如肛门瘙痒、坠胀、肛门疼痛、便血等。
痔疮虽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得了痔疮也不必惊慌,在临床上有诸多治疗痔疮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治疗痔疮的方法。
首先,在痔疮的临床治疗上,主要遵循三项治疗原则:(1)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2)以非手术治疗为主;(3)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
目前,在临床中,治疗痔疮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外科手术治疗、门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大多数出现低程度内痔的患者,都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干预、药物治疗等,若保守治疗不成功,就可以选择门诊手术治疗,如红外线凝固疗法、双极电凝、冷冻疗法、胶圈套扎、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传统硬化剂注射、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等。
创伤性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胶圈套扎疗法:一般处于I至III度的内痔患者,可采用这种治疗方式,其原理就是利用胶圈套住内痔的根部,再借助胶卷的弹性,来阻断痔疮的血运,让痔因缺血而出现坏死、脱落。(2)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一般处于II至IV度的内痔患者,可采用这种治疗方式,其原理就是应用特制的带有多普勒超声探头的直肠镜,探测到位于齿状线上方的动脉后,进行结扎,阻断痔的血运。但是,在术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3)痔单纯切除术:一般处于II、III度的内痔患者与混合痔患者,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治疗。同样,术后患者也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除了上述几种方式以外,治疗痔疮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得了痔疮也千万不要惊慌,遵从医嘱,做好饮食管理、排便训练,就能有效改善自己的病情状况。
(宝鸡市陈仓医院肛肠外科 屠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