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怎么回事
2023-10-2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很多人在病毒感染后,感觉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心慌、胸闷和乏力等不适症状,去医院检查被告知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疾病,今天,一起来正确认识一下这个疾病。
一、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直接引起或其免疫反应引起的非缺血性的心肌炎性疾病。全球每年发病率为(1.0~2.2)/100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青年人多见。病毒性心肌炎起病症状多隐匿,不易被诊断,患者在初期常表现出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
二、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心肌细胞,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病毒激活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导致心肌损害。病毒感染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损伤。
三、病毒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1.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为首发的症状。
2.心肌受损表现: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后的数日或 1~3 周,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头晕、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
四、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
1.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
3.心电图。
3.心脏彩超。
4.病原学检查:找到近期病毒感染的证据,如新冠核酸阳性等。
5.心脏磁共振。
6.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创伤性,不作为常规检查。
五、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可有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也可出现心肌受损表现,包括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头晕、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湿冷、苍白、发绀、皮肤花斑样改变,甚至意识障碍。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增高,BNP或NT-proBNP正常或升高,如显著升高,提示心功能受损严重。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ST-T改变等图形。超声心动图可出现室壁运动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等异常改变。
六、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1.轻症治疗
卧床休息。休息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减轻心脏负荷,是治疗最重要措施。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摄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避免进食过饱,增加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注意防寒保暖,减少探视而影响休息。
2、重症治疗
1.抗病毒治疗
2.免疫调节治疗
3.生命支持治疗:循环支持治疗;呼吸支持治疗;血液净化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免疫吸附治疗;休克和急性左心衰治疗。
不可忽视一个感冒的影响,如果感到心率加快,胸闷、胸痛,建议尽快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河南宏力医院心内科二病区 史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