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临床实验室微生物标本接种

2023-10-3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学检验科 吴梦洁

临床实验室微生物标本接种是实验室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用于检测和鉴定病原体,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评估患者的感染状况。以下是关于临床实验室微生物标本接种的详细科普:

一、微生物标本接种的目的

微生物标本接种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标本的细菌学检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感染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建议。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等手段,可以了解病原体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二、微生物标本接种的流程

1.标本采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标本进行采集。常见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采集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2.标本处理:将采集的标本进行处理,以分离和纯化其中的微生物。不同的标本处理方法不同,例如尿液需要进行酸化处理,血液需要进行离心分离等。

3.细菌培养:将处理后的标本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中,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培养基是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和环境的物质,包括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等。

4.细菌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方法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种类和特性。

5.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选择依据。

6.结果报告:经过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后,实验室将出具报告单,包括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信息。临床医生根据报告内容结合临床进行治疗。

三、临床实验室微生物标本接种的方法

1.平板划线接种法:这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即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来回直线形的移动,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纯的微生物。

2.斜面接种法:在研究霉菌形态时常用此法。此法即把少量的微生物接种在平板表面上,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点,让它各自独立形成菌落后,来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除三点外,也有一点或多点进行接种的。

3.穿刺接种法:在保藏厌氧菌种或研究微生物的动力时常采用此法。做穿刺接种时,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用的培养基一般是半固体培养基。它的做法是:用接种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如某细菌具有鞭毛而能运动,则在穿刺线周围能够生长。

4.液体接种法:是一种将微生物通过液体培养基而进行接种的方法。

以上就是临床实验室微生物接种的几种主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步骤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条件进行选择和使用。

四、微生物接种的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微生物接种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操作者应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卫生。

2.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根据待测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选择合适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应使用符合标准的优质培养基。

3.正确处理标本: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和干扰。例如,尿液标本采集时应使用无菌棉签擦拭尿道口,以减少污染;血液标本采集时应使用无菌针头和血培养瓶,并在规定时间内送检。

4.及时接种和培养:标本处理后应尽快接种到培养基中,以避免微生物死亡或繁殖受到影响。同时,应将培养基放置在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5.准确鉴定和药敏试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是微生物接种的关键环节,应使用可靠的鉴定方法和试剂进行实验。操作者应熟悉掌握各种微生物的形态学、生化反应和血清学特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报告结果及时准确:实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微生物接种报告单,包括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信息。报告单应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7.定期质控和培训: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室内及室间质控检测和培训,以确保微生物接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控包括对培养基、试剂和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以及操作者的技能和知识培训。

总之,临床实验室微生物标本规范接种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至关重要。通过严格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确保微生物接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