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2023-10-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人生病时或者在日常生活饮食中,会选择中药用于治疗或保健,自古以来,中药就以“标本兼治”而闻名,那么,吃中药要掌握什么注意事项呢?
1、中药在煎煮前不要洗
中药煎煮前并不需要清洗。因为很多中药切得非常薄,清洗时很容易造成易溶于水的药效成分流失。2、很多药物为粉末状,无法清洗。
2、中药选用冷水浸泡和煎煮
中药在采收后都是要经过干燥处理的,如果不充分浸泡,中药里的有效成分难以煎出,造成药物浪费,并有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中药在煎煮前都需要冷水浸泡20-30分钟。如果用开水浸泡和煎煮,药物外层的物质会被开水的高温瞬间糊化,在表层形成较难渗透的糊化层,这样会导致药材内部的有效成分难以被煎出,造成药物浪费,并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疗效,所以要用冷水浸泡和煎煮中药。
3、中药最好选择砂锅煎煮
不主张用铁、铜、铝等金属材质的器具,最优选择为砂锅。如果为了方便,可用自动电热养生壶。
4、中药需放适量的水
轻压药材,水面漫过药面2厘米为最佳。
5、中药煎煮时控制火候
武火(大火)煮沸,文火(小火)保持沸腾30-40分钟。如果有先煎的药品,应先煎20分钟再下其他药;后下的药品为煎煮结束前5-10分钟放入。一般煎煮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倒在一起混匀,平均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份。如果中药方子药量很大,可煎煮三次。
6、中药的最佳服药时间
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滋补药物应饭前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对消化道刺激性大的药物应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安神药用于治失眠,应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饭前饭后则为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
7、喝中药的温度
温服:汤剂大多需温服。一方面可和胃益脾,另一方面可减轻胃肠道的刺激。
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治疗热证的汤药。
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治疗寒证的汤药。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服后盖好衣被,或吃热粥,以助出汗。
8、服中药的剂量
具体根据医嘱病情需要,分服(分次服用)、顿服(一次性服用)、频服(少量多次服用)。
此外,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茶,忌食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忌暴饮暴食。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生冷食物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肠胃对药物的吸收。辛辣食物,耗气动火。油腻食物易助湿生痰,滑肠滞气,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
(郏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程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