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预防食管癌
2023-10-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食管癌已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我国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已知其发病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包括烫食、热茶、饮酒、吸烟等,此外还包括食品霉变、炭烤或烟熏制备方式、饮用水、土壤成分或环境微生物菌群等因素。下面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科学预防食管癌的正确方式方法。
1.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
(1)避免进食超过65℃的食物。在饮食或饮用水的过程中,不要太热,少吃刺激性食物。2016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并且,在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被列为很有可能的致癌物。滚烫的酥油茶等热饮、四川人偏爱的火锅等热食都是高危因素。
(2)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狼吞虎咽式的进食,咀嚼不完全的、粗糙的食物接触食管时会损伤食管黏膜,引起出血、食管溃疡等病变,同时还要积极克服焦虑和不耐烦的不良情绪。此外,不蹲食,因蹲着饮食时腹腔内压力增加,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的时候必然受阻,食管就要增加蠕动和压力来输送食团。食物与食管产生的摩擦力加重食管壁的损伤,容易癌变。损失的粘膜上皮会很快地增生来修复已破溃发炎的粘膜上皮。
(3)避免进食霉变及腌制的食品。不能吃霉变的食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为其中的霉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酸菜尽量少食用,酸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减少或避免亚硝胺化学物质的摄入,亚硝胺是一类致癌性很强的化学致癌物。因此,要尽可能不吃久存变质的食品、腌制的肉食品和腌菜等。
2.戒烟戒酒
烟草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等),这些物质长期作用于食管可以导致食管的病变,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长期饮酒(尤其是高度数的烈酒)可以造成食管黏膜的反复损伤、坏死,最后诱发癌变。
3.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营养不良与食管癌有关系。蛋白质缺乏会出现食管黏膜增生,容易恶变;脂肪缺乏时有碍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影响健康和降低免疫功能。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烹调中常破坏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患食管癌的患者常缺乏铁、钼、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2、C,故高危人群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药物来预防。
4.积极诊治一般食管疾病
患食管炎、白斑、息肉、憩室、贲门失弛缓症等,由于组织学改变,功能变异、局部受刺激,容易恶化形成癌症。应积极治疗食管慢性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等。对于有食管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定期检查食管、贲门,发现食管黏膜增生,应高度警惕,必要时进行食管拉网或食管镜检查。
5.定期做食管胃镜检查,高危人群尤要注意。(1)高危人群:年龄>40岁,并符合以下任一项危险因素者:①来自上述食管癌高发区;②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③有食管癌家族史;④患有慢性食管疾病;⑤具有其他高危因素如吸烟、过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2)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建议胃镜检查,每2年一次;胃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形增生,每年复查一次;胃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复查一次。
(河南省人民医院 刘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