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及治疗
2023-1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甲状腺呈现高功能状态,产生和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疾病,其共同特征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导致的高代谢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病因不同者各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引起甲亢最常见的一种。该病不仅累及甲状腺,且还可累及多个脏器,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 Graves病(Graves disease),或称为 Basedlow 病或 Parry 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累及包括甲状腺在内的多系统的综合征。本病多见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 岁最多见。多起病缓慢。在表现典型时,高代谢症群、甲状腺肿和眼征三方面的表现均较明显,但如病情较轻可与神经症相混淆。有的患者可以某种特殊症状如突眼、恶病质或肌病等为主要表现。老年和儿童患者的表现常不典型。由于诊断水平的提高,轻症和不典型患者的发现已日益增多。典型病例常有下列表现。
(一)神经系统 患者易激动、神经过敏,伸舌和双手向前平举时可见细震颤、多言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多猜疑等,有时出现幻觉,甚至亚狂躁症,但也有寡言、抑郁不欢者。
(二)高代谢综合征 患者怕热多汗,皮肤、手掌、面、颈、腋下皮肤红润多汗。常有低热,发生危象时可出现高热,患者常有心动过速、心悸、胃纳明显亢进,但体重下降,疲乏无力。
(三)甲状腺肿 多数患者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诉。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甲状腺弥漫对称性肿大伴杂音和震颤为本病一种特殊体征,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但应注意与静脉音和颈动脉杂音相区别。
(四)眼征 非浸润性突眼 又称良性突眼,占大多数。一般属对称性,有时一侧突眼先于另一侧。主要因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群和提上睑肌张力增高所致,主要改变为眼睑及眼外部的表现,球后组织改变不大;浸润性突眼:又称“内分泌性突眼”“眼肌麻痹性突眼症”或“恶性突眼”,较少见,病情较严重。
(五)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气促、稍事活动即可明显加刷。重症者常有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严重表现。
(六)消化系统 食欲亢进,体重却明显下降,两者伴随常提示本病或同时有糖尿病的可能。
(七)血液和造血系统 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偏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小板生存期也较短,有时可出现紫癜症。
(八)运动系统 主要的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少数可表现为“甲亢性肌病”。
(九)生殖系统女性患者常有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但部分患者仍能妊娠、生育。男性多有阳痿,偶见乳房发育。
对于甲亢的治疗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随访过程,因此在疾病的初次就诊及以后的随访中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有助于解除患者精神紧张等对本病的不利因素,并在以后的治疗中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在治疗的初期,应注意休息和营养物质的补充。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射性碘治疗。
一、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硫脲类药物丙硫氧嘧啶 (propylthiouracil, PTU)和咪唑头药物甲酮咪唑(methimazole,tapazol,他巴唑)和卡比马唑(carbimazole,甲亢平)。
二、手术治疗:适应证 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②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者;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禁忌证 ①浸润性突眼;②有较重心、肝、肾、肺等合并症,全身状况差而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孕早期(第三月前)及晚期(第6月后);④轻症可用药物治疗者。
三、放射性碘治疗 适应症 ①中度甲亢,年龄30岁以上者;②抗甲状腺药物过敏不可继续应用、长期治疗无效、剂量减后易病情加重或停药后易复发者;③合并心、肝、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或于术后复发以及不愿手术者;④某些结节性高功能性甲亢。禁忌证 ①年龄小于25岁;②妊娠、哺乳妇女;③重度心、肝、肾等功能衰竭或活动性肺结核;④白细胞总数小于3.0X109/L者;⑤重度浸润性突眼者;⑥甲亢危象;⑦以往曾用过大量碘剂而甲状腺不能摄碘者。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治疗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均能有效地控制甲亢,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个体化的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固始县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李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