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的高效筛查方法有哪些

2023-1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肺炎支原体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多发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但也常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由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没有合适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无法准确诊断和判断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这种原因导致明确病因、选择合适抗感染药物治疗及预防其他并发症有着一定局限性。因此,亟需一种高效、准确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

一、传统检验概述

传统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包括细胞培养、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放射免疫测定法等。但这些方法检测耗时长、灵敏度和特异性低,无法满足临床急需的要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谱芯片等。

二、肺炎支原体检验的高效筛查的方法有哪些

PCR方法是通过扩增特定的DNA片段以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PCR的变种如实时PCR和多重PCR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微生物,提高检测的效率。CAR方法是一种基于担状杆菌素的检测方法,可以直接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肺炎支原体。免疫谱芯片则是利用微生物的抗原来检测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同时可以检测多种微生物。除了化学方法,一些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纳米粒等也可以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免疫荧光纳米粒是一种新的高效筛查技术,它可用于检测体液中的微生物或病毒。该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灵敏度高、数量大、特异性强的特点。除了上述方法,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是结合不同的筛查方法,以提高检测准确性,例如,使用PCR技术与血清学检测相结合等。另外,还可进行基因检测,如NS1基因,既能用于早期诊断,又能指导治疗。此外,在样本收集方式上也需有所改善,例如改用痰液、尿液等非创伤性方式。

三、注意要点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微生物,表现为各种肺炎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特别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了遏制其传播,我们需要对肺炎支原体进行高效筛查。

首先,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PCR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法、补体结合试验、微生物培养等。PCR方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间接证明方法,可以在发病后的一段时间内检测到阳性,但需要多次采样对比,不能快速诊断。微生物培养需要比较长时间,且不适合快速检验。因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其次,筛查对象的选择也很关键。因为肺炎支原体可以在健康人体内潜伏,所以只有表现出相关症状的人应该被纳入筛查。比如,有发热、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并且胸部X线片显示有感染表现的人,应首先被考虑进行筛查。

另外,留意样本的采集和储存条件也是必要的。例如,咳嗽、咯痰或喉咙痛的患者,通常需要获取痰液或咽喉刮片进行检测。这些样本需要在短时间内送至实验室,并妥善保存在适宜的温度下,从而确保其活性,提高检测准确性。

最后,肺炎支原体检测的高效筛查需要具有严谨的解读机制,根据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表现来判断。

综上所述,在对肺炎支原体进行检测时,科学、高效的筛查方法至关重要。目前主要的筛查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检测、PCR技术、细胞培养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筛查肺炎支原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放大临床观察与检测结合,重视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流行病学史,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方法,以最科学、最全面的方式进行筛查。在未来,我们也期望能有更多的创新方法,为我们提供更准确和高效的筛查手段。

(咸阳彩虹医院医学检验科 路海荣)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