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的故事:胆结石与胆囊炎的真相

2023-11-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肝脏合成有消化等作用的胆汁然后储存在胆囊,胆囊将胆汁浓缩成最适合消化的形式,当进食时,胆汁会从胆囊中挤出,并通过胆总管进入小肠的第一部分十二指肠,帮助食物消化。

胆结石是胆囊和/或胆管因胆固醇和胆红素沉积而形成结石并引发的相应疾病。正常情况下,胆汁会从胆囊中挤出进入消化道,但当胆汁中某些成分改变,如胆固醇含量过多、胆盐缺乏,胆汁淤积导致胆汁过度浓缩以及胆道感染等因素可导致胆结石的发生。另外,肥胖、患有糖尿病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饮食不规律如经常不吃早餐、长期肠外营养、习惯久坐、缺乏运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回肠末端疾病或切除术后、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饮食等都是胆结石的高危因素。

一般情况下,胆结石可能无明显症状,或者出现腹部不适、恶心、腹胀等症状。如果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绞痛,可能是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需要及时就医。出现胆绞痛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中的胆汁无法排出,致使胆囊内压力不断升高,这样就促使胆囊发生频繁收缩,患者因此就感到绞痛。胆结石有症状或并发症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逆行胰胆管取石术、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等;无症状者,需改变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当胆结石堵塞胆囊出口,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增高,胆汁不能从胆囊排出,胆囊的内环境则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引起急性胆囊炎症。胆结石也是最常见的胆囊炎的原因,另外,肥胖、高龄、患有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长期饮酒、高热量饮食、饮食不规律、长期服用避孕药等都是胆囊炎的高危因素。

胆囊炎常见症状有腹痛,通常开始时为右上腹阵发绞痛,逐渐发展成持续胀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疼痛可能放射到右侧肩部及背部。还可有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症状。严重的胆囊炎或者胆囊炎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胆囊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急腹症。

胆囊炎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病情有缓解趋势者,可采取禁食、解痉、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措施,待病情缓解后择期手术治疗。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急性腹膜炎,高度怀疑胆囊病变,经非手术治疗无好转者要行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式是胆囊切除术。如果患者高龄,心肺肾功能不能耐受手术,可行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或胆囊造瘘。

胆结石、胆囊炎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出现胆囊坏疽、胆囊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预后较差。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张珊珊)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