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验科普小课堂

2023-11-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粪便检验,其实就是一种分析和检验粪便的方法,其中涉及化学、免疫学以及物理学等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消化系统功能,在临床诊断中,利用粪便检验,也可以有效地诊断出一些疾病,如恶性肿瘤、出血、消化道感染等,还可以提供参考依据以便于更好的鉴别黄疸类型。在粪便检验中,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粪胆原测定、粪胆素测定、潜血试验、脂肪测定、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等。

1.粪便检验的意义

粪便检验是帮助人们了解自身消化系统功能的重要检查方式之一。在粪便检查中,其相关试验异常结果、显微镜检查以及一般检查都会有效提示人们是否存在消化道系统疾病,比如如果我们的每次排便量增加、一天的排便次数增加,则表示我们的胃肠道可能出现问题了,可能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胰腺炎症等问题。

粪便形状的改变,同样会提示我们出现了不同的疾病,比如洗肉水样稀汁便就说明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米泔样便就说明是霍乱或副霍乱,红豆汤样稀汁便就说明是出血性小肠炎。

粪便颜色的改变,一般和进食的食物或者病理有关,而一旦粪便的颜色出现改变,同样能提示出现了疾病。比如,粪便颜色为绿色,说明食用了大量的绿色蔬菜或出现了婴儿肠炎。

粪便气味和疾病以及进食的食物有关。比如,喜欢吃肉类食物的人,其粪便一般臭味较重,而如果气味呈恶臭的话,则可能出现了消化道大出血、胰腺疾病、慢性肠炎等疾病。

2.在粪便检查前需要做好的准备事项

无特殊检查要求的人,基本上可以按原来的饮食习惯进食,并采集新鲜粪便标本,及时送检。

单克隆抗体潜血试验的方法,在检查前,不需要禁食某些蔬菜、维生素C、铁剂、动物血以及肉类食物等。

脂肪定量试验,在试验前,需要服用定量的脂肪膳食,每日50克至150克左右,持续服用6日,在服用第三日开始就可以采集粪便样本了,混合72h内的样本进行称重,取60克送检。

简易法检测,可正常膳食采集24小时标本,混合后称重,取60克标本送检。

粪胆原定量试验,采集3天粪便标本,混合称重,取20克送检。

如果有检验需求,但是又没有粪便排出的人,可以采用采便管、经直肠指诊的方式,采集样本,如果在粪便中伴有脓血,就采取部分脓血,共同送检。

3.粪便检查中的具体检查方式

(1)一般性检查:观察粪便性状、颜色、气味等。

(2)显微镜检查:1)直接涂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挑取少量粪便样本,置于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进行镜检。1)涂片染色:涂片染色的检查方式,其基本步骤主要是涂片固定、初染、脱色、复染。能有效分辨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结核性脂肪酸,对细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的检查有较高的检出率。

(3)潜血试验:1)化学法:将粪便样本涂于载玻片上,加入含色素原(邻联甲苯胺、氨基比林及愈创木脂等)的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是否显色,显色者为阳性。2)免疫法:最常用的免疫法就是单抗免疫胶体金法,目前临床已经有成熟的试带法,可直接将试带浸于粪便悬液中,观察阴性对照线与抗人血红蛋白多抗体线,并判读结果。3)其他方法:除了上述的化学法、免疫法以外,还有转铁蛋白法、放射性铬法、血红蛋白荧光测定等。

(4)粪胆素及粪胆原测定:利用粪胆素同汞作用,形成红色化合物,可进行定性检测。在碱性溶液中,利用粪胆原,被硫酸亚铁还原为粪胆原,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可进行定量检测。

总而言之,临床检验中的粪便检验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方法,其能在临床医师诊断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检验依据。

(陕西汉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梁婷)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