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胎动不安

2023-11-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若妊娠期仅有腰酸腹痛、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相当于西医学妊娠早期、中期的先兆流产,以及晚期的先兆早产。

  近年来,随着人体生活外环境污染,人体内环境如工作压力、熬夜、人流等不良影响因素的增多,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早期先兆流产发生率逐年攀升,妊娠妇女中有15%~20%发生流产,而且其中80%发生在孕早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保胎的重要性。导致胎动不安的原因,古人论述颇多,目前中医认为胎动不安常由肾虚、气虚、血虚、血热、外伤和癥瘕伤胎所致,因为这些因素都能够引起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

  简单来说,胎动不安包含了三个典型症状——腰酸、腹痛、阴道出血。腰酸很好理解,可能跟肾精不足等因素有关;腹痛,腹痛可以由好多种因素引起,疼痛的性质及部位也不尽相同,这里通常是指肚脐以下的腹部有疼痛感,轻则如有绳索抽吊、牵扯之感,重则腹痛难忍、摇摇欲坠——即有下坠的感觉。下面来谈第三个症状,也是最重要的症状“阴道出血”,发现引导出血后不要慌张,因为紧张,惊慌等情绪会引起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心率加快等负面影响,加快血液的流出,正确做法应是发轻松平躺,联系家人赶往医院就诊。从中医角度来看,引起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外伤,血热妄行,气虚无力不摄血等,但发生出血,不论中西医都要以止血为第一目标。

  临床上可根据腰酸、腹痛的性质,阴道流血的量、色、质及全身症状,舌脉,以分虚实、寒热、气血,积极对因安胎治疗。一般阴道出血,量少,色淡红,质稀薄,伴下腹隐痛,多属血虚;伴气短无力或少腹下坠者,多属气虚;阴道出血,量少,色淡暗,质稀薄,伴腰膝酸软者,多属肾虚;阴道下血,量少,色深红,质稠,渴喜冷饮,多属实热;或血色鲜红,质稠,五心烦热,多属虚热;阴道下血,量少,或淋漓不尽,色暗红,质黏腻,或有臭气,大便黏,多属湿热;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舌暗红或青紫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沉涩,多属血瘀。

本病以补肾固冲为主要治疗大法,可依据不同证型采用固肾、益气、养血、清热、利湿、化瘀等法。若经治疗阴道出血迅速控制,腰酸腹痛症状好转,多能继续妊娠。若发展为胎殒难留应从速下胎益母。但治疗过程中若有他病,应遵循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

中医除了中药汤剂等内治法外,还有针灸等外治法在保胎方面也很优秀。治疗固然重要,但防患于未来更重要,所以这里建议所有孕妈妈平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产科 潘静)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