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吗

2023-11-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在我国患病率已高达14.5%,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但高血压的治疗并非只是血压降得越低越好,药物的选择及服用方法也至关重要。下面就来了解一下降压药物的选择及服用方法吧。

一、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仍然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降低死亡率为主要目的,并参照指南中规定的各个亚组人群的目标来制定的。即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严重血管病变或心力衰竭等,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中青年人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儿童高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

但是,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不能过度追求降低血压而忽视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保护。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药物,利用药物进行血压控制,避免高血压对自身生活造成影响,从而保障自身健康。

二、降压药物的选择

(一)利尿剂

利尿剂是最常用的降压药,包括噻嗪类和袢利尿剂,这两类药物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较好。噻嗪类利尿剂主要通过抑制钠离子和氯离子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来发挥作用,主要起到利尿作用。噻嗪类利尿剂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使血浆容量减少,从而使血压下降。但是,长期使用噻嗪类药物也会引起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因此在使用前需要注意检测血钾水平。

(二)ACEI类

ACEI类药物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发挥降压作用,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压药物。ACEI类药物主要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三)ARB类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奥美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缬沙坦、氯沙坦等。

(四)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用于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它们通过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起作用,从而减缓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血压。其中包括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五)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它们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有两类,即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前者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后者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等。

三、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按需服药:血压波动与季节、昼夜节律等有关,所以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血压波动规律来选择药物,降压药并不一定要早上吃。要想让降压药发挥最好功效,要根据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以及服用降压药的特点来决定最佳用药时间。同时,降压药物的服用时间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建议早上起床后服用降压药,因为早上起床时血压会比下午高出20%左右。

避免漏服:有些患者担心降压药会因漏服而导致血压过低,所以往往会不按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事实上,只要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即使漏服也不会引起很大的问题。

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能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调整药物以及何时调整药物剂量。

遵医嘱: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但如果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需要中断用药时,请务必向医生说明情况。如果发现服药后血压水平仍不能稳定控制在正常水平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并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高血压病是一种可防、可治、可控、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药物治疗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治疗措施,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淄博广电医院 李艳)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