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类2年,竟然得了急性胰腺炎

2023-11-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35岁的王先生,是一名教培职员,因为高脂血症一直吃一种叫阿托伐他汀钙的降脂药,规律服用两年后,在一次正常教学活动中,突发腹痛,急诊送医,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王先生平素不抽烟,不喝酒,饮食清淡,还热爱运动,跟医生告诉他的胰腺炎的高危因素是一个都不沾边,那到底是什么诱发了此次的急性胰腺炎发作呢?难道是平素服用的阿托伐他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他汀类药物简介

他汀类药物,亦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poB)水平,也能轻度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是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线用药。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的品种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肝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0.5%~3.0%),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并发症(包括肌痛、肌炎、肌病以及横纹肌溶解,发生率约1%~10%)等。而他汀类药物引发胰腺炎虽非常见不良反应,但相关报道却越来越多,且品种不限,所有他汀类药物都有诱发胰腺炎的可能。

他汀类药物与胰腺炎的关系

他汀类药物诱发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横纹肌溶解和细胞色素P-450酶3A4的代谢和相互作用相关,也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导致的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直接细胞毒性和或代谢反应相关。与许多其他药物一样,他汀类药物在胰腺炎中的真实发病率仍不清楚,但各个他汀类药物的导致胰腺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他汀类药物诱发的胰腺炎,既往认为与药物剂量、疗程无关,有的患者用药当天即可能出现胰腺炎,也有的患者服用正常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数年或数月后才诱发胰腺炎。但近期有学者,通过对4376例胰腺炎患者与19859例对照组患者比较发现,他汀类药物可增加胰腺炎的风险,多发生在应用1年内,并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剂量越高,风险越高。

他汀类药物诱发的胰腺炎,以急性多见,很少慢性化,多为急性水肿型,大都具有自限性,停止使用相关药物,病情能快速得到缓解。个别患者可能合并横纹肌溶解和肾功能损害。

综上所述,他汀类和胰腺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此提醒大家,如果您和家人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突发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警惕他汀类药物诱发的急性胰腺炎。若既往发生过药物性胰腺炎的患者,尽可能避免再次使用他汀类药物。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 张翔云]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