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高发,如何防控?
2023-11-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每年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常见的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比夏季或春季活跃,导致感染的人群明显增加,但总体来说,预后较好,不需要过度担心。
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频上热搜,究竟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与细菌相比,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因此,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均无效。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多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做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北方地区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夏秋季流行,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起病时表现为剧烈、阵发性、刺激性的干咳,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与往年相比,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低龄化趋势,但病情没有明显加重。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呼吸道免疫功能不健全,例如,儿童的鼻腔、气道纤毛运动和咳嗽反射较弱。同时,肺炎支原体本身传播性较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而学校和幼儿园人群密集程度较高,病原体易快速传播。“对于已经确诊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学龄儿童,还是要坚持居家休息,不建议带病上学。”这不仅利于孩子的尽早康复,也是对学校其他孩子的保护。与此同时,建议学校方面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勤开窗通风,引导孩子们做好手卫生、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近期,网络上出现“支原体用药三件套: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等支原体感染诊疗建议,这三种药物选择有一定的道理,但每个孩子病情不同,所需药物也不一样,擅自使用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还是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另外,感冒发烧并不一定就是支原体肺炎,需要到正规医院确诊后才能使用相应的药物,对支原体感染患者来说,阿奇霉素可以起到直接清除病原体的作用,但它是处方药,而且它的耐药率较高,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布洛芬是一种止疼退烧药,当患者出现高热,一般建议38.5℃及以上再用退烧药治疗,38.5℃以下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愈酚甲麻那敏是一种复方药,有止咳、通鼻、减轻嗓子疼及化痰等多种作用。虽然肺炎支原体的名字中有‘肺炎’,但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只有肺炎支原体侵入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现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咳嗽通常为干咳,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但有的孩子症状不典型,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喘憋、精神状态差,或伴有持续的高热,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必要的时候需要拍胸片,但是预防性服用感冒药不可取,也没有必要,不当使用或超量使用药物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反而损害健康。
不论是流感、新冠病毒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成年人感染后实际症状都较轻,但儿童、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人群抵抗力相对较差,是可能发展为肺炎和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对重症高风险人群来说,在早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及时针对性用药很关键。重点人群若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咳黄痰等肺炎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测病原,并正确用药。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尤其是“一老一小”群体,如果没有禁忌证、符合接种条件,建议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与此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最后,要注意提高个人和家庭卫生习惯,减少感染的风险,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家庭成员在护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时候要注意佩戴口罩。对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而言,要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则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襄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柳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