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彩超究竟能查出哪些疾病

2023-11-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当我们患上肝胆方面的疾病,医生经常会让我们进行肝脏彩超,以此来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肝脏超声不仅能发现诸多问题并且对患者的身体也没有过多的伤害,即使是年纪较大或者儿童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检查。我们的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对我们全身机体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肝脏疾病的筛查是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临床诊断上还是出现有不少的患者对于肝脏超声的相关知识还是不太了解,所以今天一文为大家科普。

肝脏超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不仅可以对肝脏的整体进行描述、观察,比如在彩超下能看到肝脏是否存在回声细密,可以判断脂肪肝的情况。另外可以通过观察肝脏是否整体缩小、有无质地不均匀,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肝脏中有些大血管,比如门静脉、肝静脉等,通过彩超可以观察血管的血液是否通畅、是否存在肝静脉的血流阻塞、是否存在门静脉的血流阻塞,同时还能观察血流的方向以及血栓的情况;肝脏超声还可以观察腹水的情况,如果有肝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水,彩超可以比较准确、灵敏的进行判断;也可以观察肝脏中的某些占位或肿块的情况,做出初步的判断,同时彩超也可以非常准确地判断出肝囊肿的存在。另外肝脏的肝血管瘤或恶性肿瘤、肝癌或继发性肝脏肿瘤,比如肠癌肝转移、肺癌肝转移等,包括其他良性占位,比如FNH(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血管瘤。

   在肝脏超声的检查中最常见的几种疾病包括: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包虫,胆囊息肉:

1.脂肪肝。正常肝细胞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较低,大约占肝总量的5%以内,如果脂肪含量快要超过50%时,这种形态下的就叫做脂肪肝。在肝脏超声检查时,脂肪肝内的脂肪会不规则的散布在肝细胞中,肝细胞周围会有清晰可见,大小不一的脂肪颗粒,此时肝细胞会呈现出一种肿大状态,边缘不规则且有钝感。如果进一步的病变,最后就有可能引起肝硬化,所以早期一定要积极进行超声检查,来防止病情恶化。

2.肝囊肿。肝囊肿很容易就能通过肝脏超声检查检测出来。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肝囊肿的产生原因一般有两种:寄生虫性以及非寄生虫性。在检查时,囊肿的外壁与周围的肝组织边界分明,囊壁多光滑而轻薄,内部呈现无回声暗区。如果是较大的囊肿,会出现分隔和多房的现象。伴有出血的囊肿,内部会出现少量的点状回声。

如果仔细发现,还会看到囊肿周围的血管组织会出现偏移现象。

3.肝血管瘤。本病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病变,可以发于任何的年龄段,不分性别,但大多数还是以女性为主。早期的小型肝血管瘤没有任何的症状和体征,中型或者比较大的血管瘤可以明显看出肝脏呈肿大状态。肝血管瘤在声像上一般表现出十分清晰的占位性病变,外形不太规则,多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回声比较均匀,肝外边界清晰。

4.肝包虫。肝包虫是一种寄生虫疾病。检测时,肝脏会明显的膨出,呈现中的形态。肝包虫囊肿呈无回声液性区,内部会出现多个不规则的囊腔,典型的就是“大囊包小囊”。囊包虫的内壁呈双层,外层为纤维包膜。内层的膜呈不规则状,边缘也不整齐。如果到了后期囊包虫发生了感染,那么就会形成脓肿和积液,情况比较严重。

5.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又称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隆起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样病变的统称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半球形,可以有蒂,也可以无蒂。通常情况下,直径小于1.0厘米、形态规则、蒂细小、单发者常为良性,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其发展变化即可。发现息肉发生恶变或合并其他病变,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商丘市中心医院彩超室 周长)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