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切除术后如何管理肠道功能恢复

2023-1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肠道切除术是指通过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肠道的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和肠道肿瘤。然而,肠道切除术后,由于失去了一部分肠道的功能,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肠道功能恢复问题,例如肠蠕动减弱、吸收能力下降、水电解质紊乱等,这些问题需要合理的管理和调节。本文将介绍肠道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早期恢复期(手术后7-10天):

在手术后的早期恢复期,患者仍处于术后恢复阶段,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饮食、生活和护理措施,以保护创口、促进肠道蠕动,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1、饮食调节:

    (1)肠道手术后一般根据手术位置禁食1~2天,而后根据医嘱开始尝试饮水,并静脉输液维持水分和营养。术后2~3天肠道功能恢复,排气排便后开始饮食,患者逐渐转为液体饮食,如清汤、果汁、流质饮食等。饮食应以低脂、低纤维为主,以减少对胃肠道的负担。

    (2)逐渐引进半固体食物,如米粥、面条、软煮蛋等。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耐受能力来适当增加饮食量和种类。

(3)在早期恢复期,应避免进食过硬、粗糙、难消化的食物,如坚果、炸薯片、生肉等,以免对肠道产生刺激和负担。

2、注意生活护理:

(1)保持创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2)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拉,以防止伤口裂开及腹压增加导致的肠道蠕动减弱。

(3)遵循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和其他必要的药物,预防感染和炎症。

二、中期恢复期(手术后10天至3个月):

在中期恢复期,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在饮食和日常生活方面有进一步的改进。

1、饮食调节:逐渐引入固体食物,如煮熟的蔬菜、蒸煮的鱼肉、炖汤等。食物的口感和质地应适宜,以免给肠道造成过大的负担。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获得足够的纤维素和维生素。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并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2、注意生活护理:

   (1)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代谢和消化功能。

   (2)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忽略便意,不要长时间憋便。及时排便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蠕动功能。

三、长期恢复期(3个月后):

在长期恢复期,肠道功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但仍需继续保持饮食和生活的合理调节和管理。

1、饮食调节:

    (1)继续保持均衡饮食,注重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果蔬等。

(2)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以防止肠道负担过大和代谢紊乱,同时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2、注意生活护理:

(1)健康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包括定期运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和整体健康。

(2)患者需要继续遵循医嘱,定期复诊和检查,以确保肠道功能的持续恢复和调整。

3、心理支持:对于肠道切除术后的患者来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是常见的。建议患者寻求合适的心理支持,可以通过与亲友交流、加入患者群体、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等方式,缓解焦虑和压力,促进康复。

总之,肠道切除术后的肠道功能恢复需要时间和合理的管理。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生活和药物的调节,同时注重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优越路院区普外一病区 刘成丽)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