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检查如何选择
2023-1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1、CT检查:CT只是一种检查机器,或者是一种检查方式,既可以进行全身检查,也可以进行部分检查。CT机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它主要是由X光机发展而来的,不论是分辨率,还是定性诊断的准确率,都高于一般X光机。
一般情况下,CT检查能够进行所有器质性疾病的检查,特别是密度差异大的器质性占位病变都能检查出来,并做出定性诊断。但最适于CT检查的疾病,还是脑部疾病,如脑部肿瘤、脑部出血、脑梗塞等疾病,其检查效果明显;其次是腹部实质脏器的占位病变,如肝、脾、胰、肾、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对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也能显示并做出诊断,再则是对胸腔、肺、心腔内的肿块,脊柱、脊髓、盆腔、胆囊、子宫等部位的肿块检查。但是,在一些弥漫性炎症或者变性性病变时,其检查效果欠佳,如肝炎、胃肠道内病变等。此外,小于6毫米的病变,CT检查同样难以查出。
CT机属于放射线检查机器的一种,对人体有一定的损伤,但损伤较低。尽管损伤低,但也不能盲目的进行多次CT检查,尤其是怀孕期间的孕妇,一定要慎重选择CT检查,如有必要,需要对其腹部进行保护措施,避免影响胎儿。
2、MRI检查: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但就信息量而言,MRI检查要高于许多医学影像学中的成像技术。所以,在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中,MRI检查具有较高的优越性。
MRI可以直接作出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以及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并不会出现像CT检查中一样的伪影,同时不需要进行注射造影剂,对病人的身体并没有不良影响且无电离辐射。在常见的颅脑疾病中,如脊髓积水、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脑肿瘤、颅内动脉瘤、脑内血肿、脑外血肿等,MRI具有较高的检测效果。此外,MRI还可以用于原发性肝癌、腰椎椎间盘后突等疾病的诊断。
3、CT检查和MRI检查的区别:(1)工作原理不同。CT是使用X射线和γ射线扫描身体的某个部位,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而MRI则是利用人体内的水分中氢原子在磁场作用下的共振现象,获得电磁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CT有射线,MRI无辐射。(2)成像优势不同。CT和MRI对于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具有不同的成像优势。CT用于骨关节病、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肺部疾病等;MRI主要用于高分辨率检查软组织密度。CT能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器官的全貌,MRI则无法做到这点。(3)检查时间不同。CT检查在10-30分钟左右,MRI则需要更长的时间。(4)价格不同。由于MRI设备较为昂贵,所以CT检查的费用要低于MRI检查。(5)对检查者的要求不同。MRI工作时易受到金属物质和电子产品的干扰,所以,在进行检查时,一般都要求检查者身体上不得有磁性金属物体,比如金属支架、假牙、心脏支架、首饰等。CT检查则没有过多的要求,但由于有射线,一般不建议婴儿和孕妇进行CT检查。
因此,不论是进行CT检查还是进行MRI检查,都需要根据医嘱要求进行检查。同时,如果在进行MRI检查时,一定不要化妆或者佩戴首饰。如果检查者身上纹有纹身,在检查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这是因为核磁共振检查会增加体表温度,纹身所用色素的升温可能会灼伤皮肤。最后,在检查时,不要害怕,如果感觉自己的皮肤出现刺激性反应,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并中止检查。
(青海省玉树州人民医院影像科 拉巴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