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
2023-1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人如同大树,坚固的骨骼就像是树干,给予我们体力和支撑。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健康变得尤为重要。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之一,它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增加骨折的风险。本文将向您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预防和诊断这一疾病。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才能尽可能的减少骨质疏松症对老年患者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使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因此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脊椎骨折和髋部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类型。即使是轻微的外伤或无明显原因的摔倒,也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
身高减少和驼背:骨质疏松症会导致脊椎骨质减少,使脊椎压缩和塌陷,进而引起身高减少和驼背的现象。这是由于脊椎骨折和骨质丢失导致脊椎柱的变形所致。
骨痛和僵硬: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骨痛和关节僵硬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背部、腰部、颈部、髋关节等部位,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评估和检查:
骨密度测量:骨密度测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和量子计算机断层扫描(QCT)。这些检查可以评估骨密度是否低于正常范围,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骨折风险。
临床评估:医生会进行身高测量、查看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评估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和可能的骨折风险。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病史、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是否有骨折史等。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血液检查,包括检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以评估骨代谢的情况。
特别是有以下病史或者生活习惯的老年人更应该引起重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以下是一些可能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1. 高龄2. 营养不良3. 内分泌变化:绝经比较早,或者经常出现月经不调的女性,内分泌变化导致的骨质疏松症,一般多发于女性身上。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合成突然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就会有所增加,骨质流失过多,引起骨质疏松。4. 性功能衰退:尤其是中老年男性。5. 饮食不健康:如果平时吃了太多盐,不光容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同时也会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人体中过量的盐的处理通常是排出体外的。高盐饮食的结果是加速钙的流失,这直接影响骨骼的质量。6. 大量吸烟:吸烟会影响人骨密度峰值的形成,而且还会对吸烟者的股骨颈、肋骨与椎骨等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骨质流失,这种危害往往会等到中老年时才能表现出来。7. 药物影响:生活中很多人因为患病需要长时间的服药治疗,比如肾脏、肝脏疾病等。这些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才可以控制病情,但也会有一些副作用的出现。比如导致钙元素的大量流失,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以上是可能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如果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医生将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罗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