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集采药品耗材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2023-1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0

本报讯(记者 朱晓娟)12月7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河南省医疗保障局二级巡视员王雪辰在答记者问中介绍,河南省积极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改革,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累计集采药品726种、耗材173种,集采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至今,已经建立起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准入谈判,每年都会有包含国产创新药在内的一大批新药好药降价后进入医保目录。截至目前,协议期内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品种共计346个。据统计,2023年3月1日至11月30日,谈判药品在河南省累计销售金额67.25亿元,医保基金支出41.19亿元,平均实际报销比例为61.3%,惠及参保群众1764.1万人次。河南省积极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在国家集采的基础上,构建跨省集采、省级集采、省辖市片区联盟和公立医院联盟多层次协同联动的集采模式。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累计集采药品726种、耗材173种,集采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今年来,河南省先后牵头开展19个省药品联盟集采和23个省通用介入和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联盟集采,共涉及24种药品和25类医用耗材,药品中选产品平均降幅61%,耗材中选产品平均降幅66.55%。其中,治疗和预防破伤风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剂,由集采前的270元/支降至180元/支左右;治疗哮喘的二羟丙茶碱注射剂,由集采前的14元/支降至1元/支左右,医药价格逐步回归合理。

另外,河南针对谈判药品专门出台了门诊特定药品政策,将217种用于治疗癌症、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的临床必需、疗效确切、适应证明确、价格较高、适宜门诊治疗的谈判药品纳入河南省门诊特定药品支付范围。纳入门诊特定药品支付范围的参保人员,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5%,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0%。

针对一些谈判药品进得了医保目录但进不了医院的问题,2021年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出台了“双通道”管理政策,在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谈判药品配备的基础上,指导定点零售药店合理配备谈判药品,对门诊特定药品实行与定点医疗机构统一的报销政策。截至目前,河南省开通“双通道”定点医疗机构472家,谈判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这个难题正在逐步得到破解。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