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的治疗
2023-1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提起肺结节,不少人会有疑惑,肺里面有个结节,是不是肺癌?平时也没有什么症状,肺内为什么会长出结节?今日一起来学习肺结节那些事。
当肺部感染时,会形成一小块肉芽肿,随着时间的推移,肉芽肿会在肺部钙化或硬化,导致非癌性肺结节。如肺部有结核、真菌感染、普通的炎症等感染引起,肺组织在炎症刺激后,一般呈现斑片状的高密度影,经过相关的治疗或者是自身的免疫功能的抵抗。痊愈了以后所留下来的炎性肉芽肿、疤痕、淋巴结增生,这些就可能表现为肺结节。此外空气污染比较严重时,我们的肺是不能完全过滤这些灰尘和颗粒的,有些可能会吸到肺里,这些物质在肺内沉积,形成肺结节。此外还有常说的肿瘤,有良性的肿瘤,也有恶性的肿瘤,良性的肿瘤,常见的有血管瘤等疾病,而恶性的肿瘤最常见的就是肺癌,均会在肺内表现肺结节情况。
肺结节并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而是医学影像学的一种术语。影像学上表现为小于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者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一般情况下不伴有淋巴结肿大,也不伴有胸部积液。在临床工作中根据肺结节大小不同可以分为微小结节(结节直径小于5mm); 直径5mm-10mm称为肺小结节;直径11mm-30mm称为肺结节。行胸部CT检查既可以检查时根据显影密度可以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根据2018版中国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如果病灶直径小于5mm,定义为微小结节,恶性肿瘤可能性小于1%。如果病灶直径在5-10mm,定义为小结节,恶性肿瘤可能性25%-30%。微小结节和小结节大多只需要定期随访,不需要任何干预,随访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如果阴影的直径在10-30mm,定义为肺结节。大于30mm的称为肿块。直径大于2cm的肿块,恶变率在64%-82%。
肺部结节的高危人群有以下特征: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以上,既往有多年吸烟史,长期暴露在石棉、铍,铀,氡等环境下,合并慢阻肺,肺纤维化或既往肺结核,既往有5年以上恶性肿瘤或者肿瘤家族史。
除了炎症所致的结节可以抗感染治疗外,一般肺结节没有特殊药物治疗。肺结节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多与吸烟、职业环境、电离辐射、感染、遗传、大气污染相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预防肺结节的形成。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作息规律。
2. 2.佩戴口罩和防护面具,避免高危职业环境,做好防护。
3. 适当参加户外运动,积极的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
4. 肺癌高危人群需定期到医院检查肺部CT,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
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一般肺结节的处理,分为CT随访,PET影像,非手术活检和胸腔镜下手术切除。低剂量高分辨率螺旋CT能够很好的筛查早期肺癌。肺结节的发现对肺癌的早诊、早治是有巨大贡献的。但是,也并不是说需要不停去做CT。
肺部CT多久做一次: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健康人来说,建议在30-35岁做一次肺部CT,如果肺部CT完全正常,5年以后再检查。40岁以上的人群,肺部CT提示有小结节,专业的医生会根据影像学特征,生物学特点,患者的一些临床风险评价,会给出一个随访的建议。复查的频率可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每年复查,复查的总体时间至少要超过5年。若发现结节有生长变化,则更易发生恶变。
那么发现肺部结节后,如何治疗呢?
对于判断为良性肺结节可以定期观察、及时复查。针对小型、不增大的良性肺结节,如直径小于5mm的结节,可选择观察治疗。通过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如发现结节增大,应当及时进行诊治。对于较大的结节或在复查影像学检查过程中发现结节有恶变趋势的情况,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切除后的肺组织,可以做病理学检验,最终以病理结果为准。目前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穿刺活检、射频消融等。这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常用于一些需要控制生长的结节,例如肺结核、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药物治疗对于良性肺结节的治疗并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用于辅助治疗。
对于恶性肺结节,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将根据病变类型、病情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来制定。手术治疗:对于早期的肺癌或者肺癌局部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之一。手术可以通过切除肺组织来治疗肺癌,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切除对患者的身体和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放疗是一种通过高能辐射来破坏肺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患有晚期或转移性肺癌的患者来说,放疗可以起到减轻患者症状和控制病情的作用。化疗是一种通过给予化疗药物来杀灭恶性肿瘤组织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晚期或广泛转移的患者。此外目前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是肺癌两大主流治疗药物,其中靶向治疗药物又分为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外科各种腔镜手术也致力于精准切除癌组织,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正常有用的肺组织。
(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 孙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