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你了解糖尿病前期的相关知识
2023-1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很多人以为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其实并不然,在正常和糖尿病之间还有一种不易被发现的状态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葡萄糖异常代谢状态。这个时期并没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和表现,却是能够逆转高血糖、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发展到糖尿病之前给的最后一个机会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2018-2019年的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流行率为38.1%,约有3.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而这个数会随着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这个总人数比糖尿病患者还要多,这几亿人都是糖尿病的预备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若不加以控制,每年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之所以被称之为糖尿病前期,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人,但仍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需要去医院做抽血化验,或需做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来确定。
糖尿病前期包括三种,一种是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6.1而<7.0mmol/L;另一种是糖耐量异常,即餐后2小时血糖≥7.8而<11.1mmol/L;还有一类是两种均有,而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从症状上来看,糖尿病前期一般不会表现出典型的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的表现。但由于高糖水平的存在,可能会出现排尿频繁、口渴饥饿的感觉,但一般不易察觉,最常见的是体检发现。这也体现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的患者,作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一般主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糖尿病。
1.合理饮食:合理膳食,注意营养物质搭配,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少吃高油、高盐、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主食粗细粮搭配,增加粗粮比例,多吃新鲜的蔬菜,适量补充蛋白质,戒烟限酒。
2.适量运动:最好每周运动3~4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游泳、打太极、慢跑、快走等,长期坚持可看到效果。但也要结合自身年龄和身体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运动计划,避免运动损伤。
3.合理减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该合理减重,将体重指数(BMI,公斤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控制到18~24kg/m2。
    4.定期监测: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日常在家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至少每年进行1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定期监测体重及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糖尿病前期的人应该遵医嘱控制好血糖,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
(中牟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张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