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的成因、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2023-12-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腹股沟疝是指腹壁肌肉和腹膜联合组成的腹壁疝,常见于老年人、肥胖者、孕妇和体力劳动者。本文将为您介绍腹股沟疝的成因、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一、腹股沟疝的成因

腹股沟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肌肉逐渐松弛,尤其是腹壁肌肉的松弛,会导致腹内压力增高,使腹内脏器向腹股沟突出;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便秘、妊娠等因素也会导致腹内压力持续增高,从而引发腹股沟疝;腹股沟区是腹壁的薄弱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股沟区的结缔组织逐渐退化,使得腹膜及其包裹的脏器更容易通过这个薄弱点突出,形成腹膜疝;此外,腹股沟疝的发生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腹股沟疝,那么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二、腹股沟疝的诊断

腹股沟疝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便秘等导致腹内压力增高的疾病,以及是否有家族史。其次,通过触诊、咳嗽试验、肛门指诊等方法,医生可以了解疝的大小、形状、质地、移动度等。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MRI等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腹股沟疝,了解疝的类型、位置和周围组织结构。当疝内容物发生血运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应高度怀疑绞窄性疝,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因此,对于腹股沟疝的诊断,必须全面、细致,以便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1.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无痕微创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突出的腹内脏器重新放回腹腔,然后修补腹股沟区的薄弱点,以防止疝的再次发生。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在腹股沟区做一个较大的切口,然后将腹膜和腹壁肌肉进行缝合,以修复薄弱点。而无痕微创手术则通过腹腔镜等设备,只需在腹股沟区做几个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

2.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腹股沟疝注重整体调理,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因,医生会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如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以缓解症状并提高机体抵抗力。此外,针灸、拔罐和按摩等中医疗法也会被应用于治疗腹股沟疝。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疝的吸收和恢复。拔罐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按摩则可以通过手法按摩,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中医治疗腹股沟疝的目标是平衡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股沟疝,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疗效更佳。在手术前,采用中医调理方法,如中药、针灸、拔罐等,可以提高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医调理有助于平衡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术后,运用中药促进伤口愈合,降低腹股沟疝的复发率。中药具有天然的抗菌、抗炎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可以加快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中药还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腹壁肌肉的收缩力,从而降低腹股沟疝的复发率。

4.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以免增加腹内压力。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食或暴饮暴食,减少便秘的发生,避免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力急剧增高。患者还应避免剧烈咳嗽、提重物等可能导致腹内压力增高的活动,尽量减少对腹股沟区的压力和摩擦。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也有助于减少腹内压力的增高。

总结

腹股沟疝的成因多样,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腹内压力增高,是降低腹股沟疝发病率的关键。

(固始县马堽集乡卫生院中西医结合外科 潘建超)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