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心血管药物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2023-12-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心血管疾病作为健康的第一杀手,是导致我国中老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并且发病率极高。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同的患者其症状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药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使用心血管药物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和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常用心血管药物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有哪些知识内容。
一、心血管患者如何合理用药
1.科学服药时间:有的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服用(心律平)盐酸普罗帕酮,科学的服用方法是,每天24小时,每8小时服用一次。但是,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简单地采取早中晚各服用一次的方法,结果,3次药都集中在白天的12小时,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此外,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等疾患的发作时间多为清晨和上午,因此,患者每天第一次服药的时间尤为重要。掌握好用药时间,及时、按时给药,可以得到最好的疗效。
2.正确服药方法:缓释剂型或控释剂型的心血管药物,一般含量较大,如果咀嚼、研碎、掰开或溶于水后服,药物突然大量释放,易造成毒副作用,也达不到缓释及控释的效果。而有些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如异搏定、倍他乐克可以掰开服用。还有些药物对胃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靠肠溶衣的保护,吃的时候不要掰开服用,而是用水送服后在肠道内发挥功效。
3.严谨用药剂量: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掌握小剂量给药,逐渐增加药量,再逐渐减少药量后停药,禁止立即停药。另外,老年人的用药剂量要严格遵循医嘱。由于个体差异,特别是心衰患者生物利用度较小,所以最好能通过监测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
二、心血管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1.服药用水要求:心血管患者服药最好用30℃-40℃的白开水,因为有些药物如果用果汁或茶水送服会降低药效甚至还会产生毒副作用。针对一些胶囊类的药物也应选择低温水服用为好,服药后一定要多饮水,防止其黏附在食道或胃黏膜而引起不适的感觉。助消化类的药物多是酶、益生菌和活性蛋白质,遇热后凝固或变性而失效,服用时要选择凉白开水。服用止咳糖浆类药物后不要立即饮用热水,因为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而降低黏度,不能在咽喉部形成保护性药膜而缓解咳嗽。
2.不能以症状为主要的用药标准:在使用药物的时候,患者一定不能以主要的症状为用药标准,因为症状并不代表着对疾病的控制程度,有的人即便没有出现症状,血压依然较高,所以也就需要持续长期用药。如果在症状不明显的时候就停止服药,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反而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概率。
3.不能随便停用降压药:降压药是心血管患者中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的药物,但是这种药物并没有依赖性,患者之所以要终生服用降压药,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无法彻底治愈,在服降压药期间突然停药,容易导致血压迅速的升高,会表现出心悸、烦躁、多汗和心动过速等症状,所以要严格按医嘱服用药物,切忌随便停药。
心血管疾病不发作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发作非常危急,所以日常心血管药物千万不要随意使用,一定要合理用药,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另外在用药过程中注意服药要求和标准。
(长垣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王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