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您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及防控
2023-12-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性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起因入手,深入分析其现状,并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是什么?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这些微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发展出对多种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使得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变得无效。
多重耐药菌感染可能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困扰,因为常规的抗生素无法有效地清除这些耐药菌株。这可能导致感染的持续或加重,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成本。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道产ESBL(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的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的肺炎链球菌(PRSP)等。这些耐药性的形成主要受到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不正确的用药和不完整的治疗疗程等因素的影响。
二、多重耐药菌形成原因有哪些?
1.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然而,过度、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医疗机构和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谨慎,避免不合理的使用。
    2.不合理的抗菌药物配方
在医疗实践中,一些医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过度配方抗菌药物,这也是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原因之一。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成为防范的关键。
3.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
抗生素不仅在医疗领域广泛使用,在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可能对细菌产生选择压力,促使其形成耐药性。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害有哪些?
    治疗难度增加:由于多重耐药性,常规抗生素对感染的治疗效果降低,使得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疾病严重化:感染由多重耐药菌引起可能更加持久和严重,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
传播风险增加: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风险较高,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和社区中。这可能导致疫情扩散,影响更多人群。
医疗成本上升:由于需要使用更为昂贵或复杂的治疗方法,多重耐药菌感染会导致医疗成本的上升,不仅对患者个体造成经济负担,也对整个医疗系统构成挑战。
限制手术和治疗选择:多重耐药菌感染可能使一些常规手术和治疗变得不安全或不可行,影响患者的医疗选择。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1.医疗领域的多重耐药菌问题
医院内传播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尤其是在手术和长期住院的患者中更为突出。耐药性细菌的传播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痛苦。
2.社区中的耐药性问题
不仅仅是医疗机构,社区中也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问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当使用抗生素,以及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都可能为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提供温床。
五、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手卫生(很是关键重要)
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配备适宜的手卫生设施,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提高手卫生依从率,能有效切断经手传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2.接触隔离
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落实接触隔离措施。患者宜单间隔离和床旁隔离,诊疗用品应专人专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用后清洁消毒。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接触患者时,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级别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3.环境表面消毒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每天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和旋转按钮、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和床头柜、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进行清洁和消毒擦拭。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清洁消毒。患者转科或出院后应对床单元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抹布、拖布专用,使用后必须消毒处理。出现多重耐药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4.去定植
可采用含氯己定的制剂进行擦浴;若鼻腔定植MRSA,可使用黏膜用莫匹罗星去定植;对于其他部位,目前尚无有效去定植措施。
5.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
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积极评价、调查和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蔓延。当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采取常规措施难以控制时,可以考虑暂时关闭病区。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送病原学监测,尽早查明感染源,争取目标性抗菌治疗。
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涉及医疗、社区、环境等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感染控制和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保障人类的健康。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李俊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