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压,稳住幸福——关于高血压治疗的几大误区

2023-12-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家里都堆着大大小小的药瓶,高血压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高血压患者积极接受科学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对高血压的治疗仍然存在较多误区,一起来看这些“坑”你是否踩到过。

误区一: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上就停不了。

是否需要吃降压药是根据血压值而定的,且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对身体的损伤,不能因为担心副作用而不吃降压药。另外,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之所以不能停药,是因为高血压是长期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所以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可以恢复正常,可以暂不用药。

误区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这种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血压升高就用药,血压降低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这种情况下心肌梗死、脑梗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只有长期坚持服药,将血压稳定地控制在合适的水平才能有效减少其危害。

误区三:吃药“跟着感觉走”

有的人觉得只要没有感觉到不舒服,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主要是因为患病时间过长,身体已经适应了较高的血压水平,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这也是高血压一直被称作“隐形杀手”的一大原因。因此,没有不适的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更不是擅自减药甚至停药的理由。

误区四: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在高血压的用药期间,如果高血压患者降压非常平稳,而且没有出现明显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经常或定期更换。只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数值没有达到非常满意的标准,才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换药、调药。

误区五:吃了药就万事大吉

只要吃了药,就可以该吃吃该喝喝,继续过着啤酒烧烤轮着来的“奢侈生活”?这种“朋克”治疗方式完全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当作儿戏。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所有患者都应采用,且应该连续贯穿高血压治疗的全过程,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

误区六:保健品降压

近年来,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如药草茶、降压枕、降压鞋垫等。事实上,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盲目使用保健品代替降压药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早早发生。

误区七:降压药会耐药

其实,降压药不存在耐药的情况,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了血压控制欠佳的情况,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所致,比如气温下降、运动锻炼减少导致血压升高了;或者随着年龄增长血压进一步升高了;出现肾功能下降、血管硬化等导致血压升高了;不健康生活方式如熬夜、吸烟饮酒、高盐摄入、压力大、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血压升高了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原来的降压药不足以控制进一步升高的血压,而并不是降压药耐药了。因为担心降压药会耐药而定期更换降压药是不可取的,换药以后反而有可能出现血压的波动或者不耐受的情况。

 高血压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持久、平稳降压,因此医生推荐选择长效降压药物,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减少血压波动。长效降压药有一个特点,就是服药后血压是逐渐下降的过程,保证血压逐渐平稳下降,一般连续用药2-4周发挥最大降压疗效。因此,刚刚调整药物的高血压朋友不要着急,在规律用药的同时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相信我们一定能让血压平稳,稳住我们的幸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王萍萍)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