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胰岛素的分类和储存,你知道吗
2023-12-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胰岛素发现距今不过102年,使得数以万计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作为上一世纪的伟大发现,今天我就给大家来聊一聊胰岛素。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科学家班廷和贝斯特发现,并与1922年用于临床。最初人们使用的胰岛素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但是产量的远远不足以用于临床。直到上一世纪80年代科学家才利用转基因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大量生产人胰岛素。这期间值得一提的是,1965年中国科学家就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突破,也是当时我国科学家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机会。
从来源和化学成分上来看,可分为第一代胰岛素、第二代胰岛素、第三代胰岛素。
第一代胰岛素:主要是动物胰岛素,如猪胰岛素、牛胰岛素等,由于副作用较多,目前已淘汰。
第二代胰岛素:人胰岛素,如重组人胰岛素,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结构相同。和动物胰岛素相比,解决了免疫排斥、价格昂贵等问题,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起效较慢,作用时间短,血糖调节不易控制。
第三代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物、门冬胰岛素等。和前两代胰岛素相比,解决了血糖调节不易控制的缺点,但是价格也是不菲的。
从胰岛素起效时间上来分,胰岛素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注射(皮下)后15分钟起效,1-2小时浓度达到高峰,可持续3~4小时。注射后患者需即刻用餐。
短效(速效)胰岛素:如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注射(皮下、肌内、静注)后30分钟起效,高峰浓度2-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5-8小时。空腹注射吸收迅速,用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中效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皮下)后2-4小时起效,6-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24-28小时。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和两餐间血糖。
长效胰岛素:如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注射(皮下)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和两餐间血糖。
预混胰岛素:生产厂家把两种作用时长不同的胰岛素预先混合,以便患者方便使用。注射(皮下)后30分钟起效,维持时间为24小时。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也能控制餐后血糖,常用的品种有: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为30%短效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和70%中效人胰岛素(精蛋白门冬胰岛素)的混合制剂。
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诺和锐50)为50%短效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和50%中效人胰岛素(精蛋白门冬胰岛素)的混合制剂。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 (诺和灵30R)为30%可溶性中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
胰岛素的本身是蛋白质,容易受到光照和温度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胰岛素的储藏。
未开封的胰岛素,需要在冰箱或胰岛素冷藏盒中(2-8℃),避光保存,可以放置2~3年(前提在有效期内)。开封后的胰岛素,在室温下(低于30℃)放置4周,无需冷藏,但是需要避光,超过4周未使用完也不能再用。
为什么买来的胰岛素要轻拿轻放,不能震摇。因为剧烈震荡会使胰岛素结构中的二硫键断裂,从而导致失效。特别是在使用预混合胰岛素注射液的时候,摇匀的动作也应该温柔点。
(河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 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