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期间应该怎么吃,听听肿瘤内科医生怎么说
2023-12-2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它不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也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症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就是化疗。化疗利用药物杀死癌细胞,可以有效控制癌症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有可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癌症患者接受化疗的比例已超过65%。但是,化疗也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特别是对消化道的影响。因此,化疗期间的饮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要了解化疗期间的饮食,首先需要理解化疗本身以及它对身体的影响。化疗是一种使用药物治疗癌症的方法。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途径进入患者的血液,然后在全身范围内发挥作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化疗的药物有很多种,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化疗的次数和周期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疗效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化疗的周期为几周到几个月,每个周期包括几天的治疗和几天的休息。化疗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密切配合和监测。
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尤其是分裂快速的细胞,如头发、皮肤、骨髓和消化道等。这就导致了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如脱发、皮疹、贫血、感染等。统计显示,超过8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问题,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主要包括口腔溃疡、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以及腹泻便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化疗期间的饮食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关于化疗患者的饮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重要性:首先,饮食提供足够营养,维持体力和免疫力。化疗消耗体力和免疫力,患者易感染和出血,还会影响体重和肌肉,出现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的比例超过50%。患者需通过饮食补充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提高抗癌和承受能力。其次,饮食帮助减轻化疗副作用。化疗导致消化问题发生率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饮食和消化,营养不良。患者通过饮食调整,选择易消化、温和、软烂的食物,避免刺激性、油腻的食物,多喝水,分餐少食,可以减轻不适。最后,饮食提高生活质量。调查显示,超过9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选择喜欢的食物,丰富菜式,与亲朋共餐,增加饮食乐趣,改善心情和心态。
那么,根据以上分析,肿瘤内科医生对化疗期间患者的饮食建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化疗前后要注意饮食准备。化疗前应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化疗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出现消化道症状,则需要相应调整饮食以缓解。其次,面对最常见的恶心呕吐症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分,分餐少食,并保证食物卫生。专项数据显示,采取这些措施后,87%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减轻。第三,当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时,可以通过增加菜式种类、用餐氛围等刺激食欲。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度使用食欲刺激类药物或心理辅导。有研究表明,这些干预措施下,75%的患者食欲和体重有所改善。第四,面对可能出现的便秘或腹泻症状,主要通过调节膳食中水分、蔬菜水果等含量。腹泻时减少,便秘时增加。同时适当运动,也有助改善症状。第五,有些食物和饮品会对化疗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应尽量避免,比如含咖啡因饮品、酒精、腌制肉类和过甜食品等。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建议每日饮水量不少于8杯。
除了饮食建议,化疗患者还需要配合适当的生活方式管理,比如采取小餐多餐、记录和计划膳食、平均每周2-3次的中低强度运动和充分休息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更好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化疗期间的饮食和生活管理直接关乎患者的康复质量。患者需要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同时,通过调节心态,保持信心和乐观,也将有助于战胜癌症,重建健康生活。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八病区 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