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如何防护

2024-1-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一、骨质疏松症好发人群

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有绝经以后的女性、更年期后的男性、患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肢体长时间固定或者是患有骨病长期卧床的人群。骨质疏松在医学上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我们现在所讲的预防性骨质疏松重点是讲原发性骨质疏松,也就是说他原来没有什么基础病,是由于人体自我的体内代谢所引起的,特别是在女性绝经以后,雌激素的下降导致的骨量快速的丢失,男性在更年期稍微偏后一点骨代谢出现异常,骨转化加快,这个骨量丢失比较大表现为骨质疏松,这是称之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还有一种就是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继发于其他的代谢性疾病,比如说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弱、低下,还有我们某一个肢体长时间的固定或者是一些骨病,长期卧床这样导致的,我们称之为继发性骨质疏松,我们现在重点要讲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二、骨质疏松症如何护理

1.饮食调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通常是由于骨量的丢失与降低、骨脆性增加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酸痛、身体乏力、跌倒等症状,因此还可能会出现骨折和骨痛等。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含钙高的食物,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钙元素,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不适症状。

2.适当运动:建议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比如打太极拳、慢跑、游泳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对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日常护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上需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肥肉等,以免加重病情。

三、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1.控制饮食结构,骨质疏松的预防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

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骨质疏松的预防还要注意饮酒,过量饮酒不利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也会增加钙流失,所以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的预防更应该避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良习惯。

3.通过运动来预防骨质疏松,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骨质疏松患者在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当的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也是很有益的。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很容易发生骨折,若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日常的防护很重要。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新乡市中心医院骨科三 赵娟)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