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该怎么选雾化药?

2024-1-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沉积于呼吸道和肺部,消除炎症、水肿、解痉、稀化痰液,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或改善症状的一种方法。

临床常用的雾化药物主要包括:

一、激素类药物:

多数用于支气管气道的痉挛,起到解痉、抑制急性炎症反应(哮喘、急性喉头水肿等)的作用,并且在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哮喘的患者能够起到明显的平喘作用。

(1) 布地奈德:起效最快,用药后需漱口和洗脸。

起始剂量:儿童:0.5-1.0 mg/次,每日2次;

          成人:1-2 mg/次,每日2次。

维持剂量:儿童:0.25-0.5 mg/次,每日2次;

          成人:0.5-1.0 mg/次,每日2次。

(2) 倍氯米松:儿童:0.4 mg/次,每日1-2次;

                成人:0.8 mg/次,每日1-2次。

(3) 氟替卡松:

4-16岁儿童及青少年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1 mg/次,每日2次。

二、支气管扩张药

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能够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患者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的症状,有利于排痰、止喘,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肺部疾病和哮喘的常用药物。

(1) 特布他林:数分钟内起效,1 h达到峰值,疗效持续约4-6 h。

20 kg以下儿童:2.5 mg/次,每日最多4次;

20 kg以上儿童及成人:5 mg/次,每日3次。

(2) 沙丁胺醇:数分钟内起效,1-1.5 h达到峰值,疗效持续3-6 h。

12岁以下儿童:最小起始剂量2.5 mg/次,按病情需要剂量可高达5 mg/次,每日4次;

成人:2.5-5 mg/次,按病情需要剂量可高达10 mg/次,每日4次。

三、促排痰药/化痰药

(1)乙酰半胱氨酸:一种粘痰溶解剂,对白色粘痰和浓痰均有效,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各种原因引起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的情况。

用法用量:300mg/次,每日1-2次,持续5-10天。

(2)氨溴索:刺激呼吸道表面活性剂的形成及调节浆液性与黏液性液体的分泌,同时改善呼吸道纤毛区与无纤毛区的黏液消除作用,降低痰液及纤毛的黏着力,使痰容易咳出。

用法用量:6个月-2岁儿童:7.5 mg/次,每日1-2次;

2-12岁儿童:1 5mg/次,每日1-2次;

 12岁以上:15-22.5 mg/次,每日1-2次。

(3)异丙托溴铵:胆碱能受体M3具有调节黏膜下腺体分泌的作用,抗胆碱能药物可通过和该类受体结合并抑制腺体分泌、减少黏蛋白排出,因此也可促进黏液清除。

用法用量:推荐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使用,0.5 mg/次,每日3-4次。 

雾化属于局部用药,无创伤,无痛苦,引起全身反应微乎其微,雾化治疗时可能由于痰液的稀释而引起咳嗽,咳痰,及时排痰即可。要注意雾化药物应在使用时现配现用,及时用完。每次雾化结束后,要随即进行清水漱口,可以有效避免口腔真菌感染的情况发生。

( 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夏正超)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