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什么秘密?粪便检查告诉你!
2024-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大便,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避之不及的话题,常常被视为不洁和尴尬的存在。然而,它却是我们身体最直接的“报告员”,通过它的形态、颜色和成分,可以揭示出许多关于我们健康的秘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大便的奥秘,以及如何通过粪便检查来解读这些秘密。我们将揭示大便与健康之间的神秘联系,让您重新认识这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的生理现象。
一、大便的形成与功能
大便的形成是人体消化系统运作的直观体现。食物在经过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的消化与吸收后,剩余的废物被推送到大肠末端,形成大便。大便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维护身体健康。
二、粪便检查:解读大便的密码
粪便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对大便的外观、成分和潜血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取有关消化系统、肠道健康甚至全身状况的信息。
1.观察大便的外观和性状:通过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炎症、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2.显微镜检查:通过涂片制备和显微镜观察,可以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病理成分。这些成分的出现可以帮助诊断肠道炎症、寄生虫感染等疾病。
3.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用于检测大便中的微量血液。消化道出血时,潜血试验通常呈阳性。连续多次的潜血试验阳性可以帮助筛查消化道肿瘤。
4.粪便培养:通过培养大便中的细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5.其他检查:粪便酸碱度测定可以帮助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粪便脂肪测定可以用于诊断脂肪痢等疾病;粪便中的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可以用于诊断某些内分泌疾病等。
三、如何采集和送检粪便标本?
在进行粪便检查时,正确地采集和送检粪便标本至关重要。首先,应选取带有异常部分的大便,如血便、粘液便等。其次,采集时要避免与尿液混合,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最后,应在1小时内将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查。
四、粪便检查能检测哪些疾病?
粪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对大便的外观、成分和潜血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取有关消化系统、肠道健康甚至全身状况的信息。通过粪便检查可以检测出以下疾病:
1.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2.肠道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蛔虫病等。
3.消化道肿瘤:通过粪便潜血试验等手段筛查消化道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许多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身体没有不适症状,但大便隐血阳性。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4.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5.肝胆胰疾病:如胆道梗阻时的大便呈白陶土色。
6.其他疾病:如胃痛、腹胀、腹痛、消瘦、饥饿时上腹疼痛、嗳气、腹泻等症状时,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而粪便白细胞检查能够了解消化系统功能,帮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
五、粪便检查注意事项
在进行粪便检查前,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摄入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食物,如含铁食物、动物内脏等。
2.如有服用影响消化道功能的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
3.女性患者应在月经期结束后进行粪便检查,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遵照医生指示正确采集粪便标本,确保送检及时。
5.对于某些疾病状态或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等),需进行针对性的粪便检查或进行特殊处理。
通过粪便检查,我们得以窥见大便背后的健康秘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是我们身体状况的直观反映。从大便的形态、颜色到潜血、寄生虫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消化系统、肠道健康乃至全身状况的重要线索。
重新认识大便,关注它的变化,不仅能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还能促使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毕竟,身体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用心呵护。让我们更加关注大便的“语言”,用实际行动守护自己的健康。
(中牟县中医院检验科 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