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CRRT连接方式及意义

2024-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在生命维系的前沿战场上,ECMO与CRRT犹如一对默契无间的战友,携手为极度危重的患者搭建起一道生命防线。ECMO以其卓越的心肺替代功能,为患者提供宝贵的呼吸和循环支持。而CRRT则致力于实现肾脏功能的替代,通过连续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分电解质平衡,共同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当这两项强大的生命支持技术巧妙融合,连接方式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乎治疗效果的优化,更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的改善。

一、ECMO与CRRT基本原理

ECMO基本原理: 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系统,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脏和(或)肺部功能,以支持患者度过急性心肺功能障碍期。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1、氧合器:负责将患者体内的静脉血抽出,通过氧合器内部的人工肺泡膜,氧气从外部气源穿过膜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透过膜排出体外,实现血液的气体交换。

2、血泵:负责驱动血液在体外循环系统中流动,包括将血液从体内引出,通过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返回体内,供给各个器官和组织使用。

CRRT基本原理: CRRT是一种连续、温和的血液净化疗法,模拟正常肾脏的生理功能,持续清除血液中的废物、纠正电解质失衡以及调整酸碱平衡。其主要原理包括:

1、血液净化:通过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通过一种特殊设计的滤器,其中的半透膜允许血液中小分子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通过弥散和对流作用离开血液,进入透析液中,从而实现血液净化。

2、水和电解质平衡调控:通过精密调控透析液的成分和流量,可以控制超滤速度,实现对水分的精确去除,同时调整血液中电解质浓度,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血流动力学稳定性:CRRT治疗过程中,血流量和超滤率都比较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者。

二、ECMO与CRRT的连接方式

1、独立血管通路连接

在这种连接方式中,ECMO和CRRT分别通过两条独立的血管通路接入患者体内。这种方式下,ECMO和CRRT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干扰,便于分别调整各项参数。但可能需要更多的血管通道,增加了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和感染。

2、混合型连接(或称“串联”连接)

在混合型连接中,ECMO的出端与CRRT的入口相连,即将ECMO循环出来的血液直接送入CRRT系统进行净化,然后净化后的血液再返回患者体内。这种连接方式减少了对血管通路的需求,简化了操作流程,但可能会影响到ECMO的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效率,需要精确调整CRRT的流量和超滤率,以避免对ECMO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3、中间过渡容器连接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兼顾独立工作和减少血管通道的要求,也可以采用带有中间过渡容器的连接方式。血液先从ECMO流出至过渡容器,然后流入CRRT系统进行治疗,处理后的血液再返回患者体内。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对ECMO循环的影响,又能减少血管通路数量。

三、ECMO+CRRT联合治疗的意义

1、多器官支持

ECMO主要提供心肺功能支持,帮助患者度过急性呼吸或循环衰竭期,而CRRT则负责替代受损肾脏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两者联合应用,能够对心、肺、肾三大重要器官进行全面的生命支持,尤其适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症患者。

2、协同效应

ECMO期间,患者往往伴有炎症反应加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内环境紊乱等问题,CRRT可以清除炎症介质,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增强ECMO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血流动力学稳定

ECMO+CRRT联合治疗能够更精细地调控血流动力学,通过CRRT的连续、温和清除作用,减轻肺水肿、全身水肿,避免血容量剧烈波动,有利于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4、减少二次损伤

联合治疗有助于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引起的二次器官损伤,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5、治疗窗口拓宽

ECMO+CRRT为治疗原发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使医疗团队能够更从容地对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等待肺部炎症消退、心功能恢复等。

6、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联合治疗避免了重复插管、多次手术带来的额外风险,同时整合了医疗资源,提高了治疗效率。

7、改善预后

多项研究证实,ECMO+CRRT联合治疗在暴发性心肌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毒等多种重症疾病的救治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愿所有接受ECMO+CRRT治疗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与活力。愿医学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与亲朋好友共享美好时光。愿生命之花永远绽放,愿健康与幸福伴随每一位患者和他们的家人。

(许昌市中⼼医院ICU 靳玮萍)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