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做雾化,怎么护理?
2024-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雾化治疗已经成为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治疗手段。雾化治疗是通过雾化器将药液转化为微小颗粒,让孩子通过呼吸直接吸入,这样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效快,副作用小。很多家庭选择了在家中进行雾化治疗,这样既方便又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但是,在家中进行雾化治疗时,家长们需要注意哪些护理细节呢?
一、雾化前的准备
儿童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前,家长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清除孩子口鼻腔内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以提高雾化效果。其次,避免让孩子在雾化前半小时内进食过饱,防止在雾化过程中因哭闹或不适引发呕吐,造成误吸。同时,家长还需注意安抚患儿的情绪,通过陪伴、玩耍或播放动画片等方式,缓解孩子对雾化器的恐惧感,使其能够配合治疗。在体位选择上,建议让孩子采取坐位或半坐位,若无法保持,也可选择侧卧位,以确保药物能够顺利到达肺部。最后,家长需准备好雾化器、面罩、药物等所需物品,并确保这些物品清洁干燥,为治疗做好全面准备。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我们可以确保儿童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更加安全、舒适和有效。
二、雾化时的护理
在雾化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首先是体位选择。对于能够坐立的孩子,建议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进行雾化,这种姿势不仅舒适,而且有利于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年龄较小、无法坐立的婴幼儿,家长可以轻轻地将孩子抱起,使其头部稍微抬高,这同样有助于药液的有效吸入。
其次,把握雾化的时机。一般来说,雾化治疗最好在孩子进食前30分钟、进食后1小时或咳喘症状较为明显时进行。在雾化前,家长需要清理孩子的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这样药液才能顺利进入孩子的呼吸道,发挥治疗作用。
在雾化过程中,呼吸的配合同样重要。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学会平静呼吸或间隙性深吸气,以便药物能够更深入地到达肺部。如果使用面罩式雾化器,还可以指导孩子通过鼻部深吸气、口吐气的方式,使药物更均匀地分布在肺部。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哭闹时进行雾化,哭闹时的短促呼吸不仅会影响药物的吸入效果,还可能加重孩子的不适。
此外,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家长应时刻留意孩子是否出现口鼻发绀、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雾化,并及时送医救治。
最后,关于雾化时间,一般来说,单次雾化的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然而,如果孩子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不配合或不适的情况,可以适当缩短雾化时间。但无论如何,都应确保孩子能够吸入足够量的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
三、雾化后的护理
雾化治疗结束后,护理工作同样不能忽视。面部清洁是第一步。家长应及时为孩子清洗脸部,特别是雾化器接触到的区域,以防止药液残留在皮肤上造成刺激。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以使用柔软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其脸部,确保皮肤干净清爽。
雾化后,药物往往会残留在口腔中,需要帮助孩子漱口。对于已经学会漱口的孩子,家长可以引导他们用清水漱口,将口腔内的药物残留冲洗干净。而对于不会漱口的婴幼儿,家长可以让他们喝一口奶或水,通过吞咽动作来清洁口腔。
每次使用完雾化器后,家长应将面罩或口含嘴取下,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备用。为了避免细菌滋生,建议每周使用医用消毒剂对雾化器进行浸泡消毒一次。这样不仅可以确保下次使用时雾化器的卫生安全,还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虽然雾化治疗对于缓解呼吸道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非所有孩子都能立即看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雾化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应留意孩子的呼吸情况、咳嗽频率以及是否有新的症状出现。如果发现孩子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咨询,以便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四、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可以先通过拍背等方式帮助排痰,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以确保雾化治疗的效果。
孩子的喉组织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开始吸入时雾化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刺激性咳嗽等不适症状。应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步调整雾化量。
如果孩子需要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雾化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口腔黏膜情况。如出现口腔溃疡或真菌感染等迹象,应及时就医处理。同时,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孩子,在雾化后应使用2%碳酸氢钠漱口,以减少口腔感染的风险。
雾化药物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使用药物前,应仔细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药品质量。同时,家长要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使用药物,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品。
在家中进行雾化治疗时,家长们需要细心护理,确保孩子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通过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家长们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镇平县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 杨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