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不停、呼吸急促,可能是得了哮喘!中医带你了解哮喘

2024-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面对持续不断的咳嗽以及呼吸时的紧迫感,您可能会感到困惑与担忧,这种状况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造访,如同一位不速之客,打断了平静的生活节奏。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哮喘。在中医的视角下,哮喘被赋予了更为细腻的理解与治疗之道。

一、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1、体质因素

体质虚弱,尤其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哮喘的重要诱因。肺气不足,不能正常宣发和肃降,导致气道狭窄。脾虚湿盛,湿气聚积形成痰饮,阻塞气道。肾气亏虚,肾主纳气,肾气不足则纳气无力,影响呼吸。

2、外邪侵袭

外界的风、寒、湿、燥、热等邪气侵袭人体,扰乱肺的正常功能,引发哮喘。过敏反应,如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亦被视为外邪的一种。

3、情志内伤

长期的情绪波动,如忧虑、紧张、抑郁等,可以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肺气的宣降,诱发哮喘。

4、饮食失节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食寒凉、油腻、辛辣等食物,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生成痰湿,加重哮喘。

5、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诱发哮喘。

二、哮喘的中医辨证分型

1、急性期辨证分型

寒哮:表现为突然发病、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畏寒、背部寒冷、喷嚏频繁、流涕不止、痰液清稀或带泡沫、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或浮滑。热哮:主要表现为发热烦躁、面部及嘴唇较红、声高息粗、喉中痰鸣、喉痛、痰液黏稠且黄、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寒包热哮:兼有寒哮和热哮的特点,可能是外寒内热的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症状辨析。虚哮:在急性发作中可能伴随气虚或阴虚的表现,如气短、声音低弱、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

2、缓解期辨证分型

肺虚:常见症状包括气短、自汗、畏风、容易感冒、声音低微等,治疗上侧重补益肺气。脾虚:表现为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腹胀等,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肾虚:可见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遗精、耳鸣等,治疗上重在补肾纳气。

三、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有哪些?

1、中药方剂

根据哮喘的不同证型,如冷哮、热哮、虚哮等,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例如,冷哮使用射干麻黄汤,热哮使用定喘汤,虚哮可能使用平喘固本汤等。成药如蛤蚧定喘丸、止喘灵注射液等也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

2、针灸疗法

刺激相关穴位,如定喘、天突、内关、大椎、肺俞等,以调节肺气和肾气,改善呼吸功能。在哮喘缓解期,针灸风门、定喘、肺俞、肾俞、气海等穴位,可扶正固本、补肺益肾。

3、穴位贴敷

使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药物研末调汁,贴敷于肺俞、百劳、肾俞等穴位,有助于治疗哮喘。冬病夏治,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时机,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可有效减少哮喘发作。

4、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哮喘症状。

5、饮食调养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敏食物,食用有益于肺脾肾的食物。

6、情志调摄

注意情绪管理,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7、膏方和丸剂

根据个人体质,定制膏方或丸剂,长期服用以固本培元。

四、如何预防哮喘的发生?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可能避开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霉菌、某些食物和化学物质。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减少尘螨和霉菌的滋生。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在空气质量差或高过敏原环境中运动。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以支持免疫系统。保持健康的体重,肥胖是哮喘的一个风险因素。

3、戒烟和避免二手烟

吸烟和二手烟可以刺激呼吸道,加剧哮喘症状,因此应完全避免。

4、预防感染

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因为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

5、控制室内空气质量

使用高效过滤器的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减少室内污染物和过敏原。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情绪管理

学习压力管理和放松技巧,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因为情绪紧张和压力也可能诱发哮喘。

7、保持充足的水分

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稀释痰液,减少哮喘发作。

8、避免极端温度

寒冷或极热的天气都可能影响呼吸道,尽量在天气变化剧烈时减少户外活动。

祝愿每一位哮喘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无论是中医的温肺散寒、清热宣肺,还是西医的抗炎平喘、免疫调节,都能让您的呼吸更加顺畅,生活更加美好。愿您的身体逐渐康复,远离咳嗽与呼吸急促的困扰,重拾生活的乐趣与自由。

(信阳市平桥区中医院中医内科 张艳华)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