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医馆成了老年人的“健康家园”

2024-3-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俺都把中医馆当成老年人的‘健康家园’了。这里就诊环境优美、治疗效果好,并且医生的水平高、服务态度好,俺在这里吃得也很舒心。住在这里的患者不仅能够接受规范化的康复锻炼和治疗,还能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近日,在郏县医疗健康集团龙山分院(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龙山分院)中医馆康复大厅,陪着老伴儿陈慧慧(化名)做康复锻炼的村民高占卿开心地说。

“不倒翁”患者能够独立行走

“一、二、三,开始走。你看,现在你的上下肢动作配合得很好。”高占卿说。

正在进行康复锻炼的患者陈慧慧今年68岁,家住郏县白庙乡郭庄村。去年5月一天夜里,陈慧慧准备下床去卫生间时,双腿突然失去知觉,摔倒在地。第二天一大早,高占卿就将陈慧慧先后送到白庙乡卫生院和郏县医疗健康集团人民医院院区就诊。经过医生检查,陈慧慧被确诊为脑梗死。

“由于俺老伴儿发病急、病情重,整整抢救15天才保住了一条命,但是留下了后遗症。她既不会坐,又不能行走,口齿也不清,并且摇头晃脑,就像一个‘不倒翁’。”高占卿说。

“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现在俺老伴儿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已经能够离开轮椅独立行走了。看着老伴儿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俺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高占卿说,以前吃饭时,由于陈慧慧浑身无力、身体左右摇晃,总是需要找人帮忙,把她的身体捆绑在椅子上才能用餐,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去年6月,在好心人的介绍下,陈慧慧来到龙山分院住院治疗。

“患者刚来时,身体左侧的上下肢都丧失运动功能,并且口齿不清。针对患者的情况,我们采用艾灸、针灸、理疗、中药内服外敷、运动疗法等,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规范化康复锻炼,目前患者能够离开轮椅独立行走了。”龙山分院康复科主任、主治医师姚熠星说。

这里的中医药技术真的很“牛”

“俺现在走路有劲儿了,胳膊和腿都很灵活,说话也清楚了。俺非常感谢姚熠星医生,是他的高超技术让俺恢复了健康。”患者王双岭说。

2022年12月,王双岭在外地干活时突然晕倒在地,工友们及时将他送到附近的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脑梗死。因为王双岭病情严重,家人租车将他从外地拉到郏县一家医院治疗。在医院治疗两个星期之后,效果不明显,患者陷入焦虑状态,家属也萌发了放弃治疗的念头。

龙山分院医务人员接诊后,仔细研判会诊,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开始进行个性化综合治疗。

“俺这次得脑梗死就像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经过急诊抢救后,意识有时清晰有时迷糊。之后,家人又把俺转到龙山分院。通过7个月的住院治疗,目前俺能够自己走路,上下肢基本恢复了运动功能,姚医生的技术真牛!他对俺的好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王双岭说。

“与陈慧慧和王双岭病情类似的患者,经我们医院治疗后病情好转的病例举不胜举,中医药技术在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疼痛疾病和慢性病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只要掌握好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相当不错。”姚熠星说,每天来中医馆进行康复和疼痛治疗的患者有很多。这里的7名医生和护士每天都是加班加点,为患者提供针灸、推拿、正骨、康复指导等服务。

拓展服务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姚医生已经来到家里给俺做了3次康复训练指导了,龙山分院的家庭病床服务真方便。”村民王令军说。

2022年10月,王令军因左手发麻到郏县中医院治疗,经检查被确诊为脑梗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令军被转诊到龙山分院中医馆进行针灸、牵引、蜡疗、运动治疗等康复治疗。由于左侧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在外工作等原因,王令军申请家庭病床服务后,该院医生定期到王令军家里为其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据龙山分院院长李海涛介绍,为了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诊疗服务需求,龙山分院不断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重点推进中医馆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设备引进,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自2022年创建“河南省示范化中医馆”以来,龙山分院始终坚持以患者健康为中心,以“传承国粹、厚德济世、康乐于民”为理念,创新实施“医、康、养”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方法,通过“5个融合”(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相融合,将疼痛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融合,将自然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相融合,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融合,将住院治疗和家庭病床服务相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让中医健康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让中医药特色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目前,龙山分院可以开展针灸、艾灸、推拿、正骨、神经阻滞、小针刀等20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由于中医药技术独特、医疗服务全面,以及患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2023年,该院中医馆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中医馆”。(记者王平 通讯员赵梦可)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