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2024-5-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今天我们来聊聊骨质疏松症,它会导致骨骼脆弱,增加骨折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一次轻微的跌倒或碰撞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骨折,如髋部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这些骨折不仅带来剧烈疼痛,还会导致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骨质疏松症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帮助大家更好地维护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受损,导致骨强度下降,增加骨折风险。骨密度下降是诊断的关键指标,且骨小梁的改变会使骨骼呈现疏松的蜂窝状结构。此病已被世卫组织列为全球第三大常见慢性病,尤其在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中发病率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较高,女性通常高于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遗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某些疾病和药物密切相关,如家族史、吸烟、酗酒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都增加风险。因此,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其中,年龄是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重建速度减慢,骨吸收速度超过骨生成速度,导致骨量逐渐丢失。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吸收速度加快,骨质流失尤为明显。
骨骼的健康维持依赖于骨吸收和骨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破骨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负责编织骨吸收,作用是移除老旧骨组织,而成骨细胞则负责合成新骨组织以实现骨生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这两种细胞的活动是相互协调的,从而有效维持骨量的稳定。然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比如破骨细胞活性异常增强或成骨细胞活性减弱,就可能导致骨质流失,最严重时会发展为骨质疏松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这种平衡至关重要。此外,钙和维生素D作为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其长期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骨骼“营养不良”,从而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此,关注骨骼健康,定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确保骨骼正常代谢和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症风险的重要措施。
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均衡饮食至关重要。确保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骨骼健康。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制品、豆制品和绿叶蔬菜;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和食用鱼肝油、蛋黄获得。必要时,可在专业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满足每日推荐摄入量(成人800mg,50岁以上1000mg)。适量负重运动如散步和慢跑能增强骨密度,而平衡训练如太极和瑜伽则可预防跌倒风险。此外,戒烟限酒、避免过量咖啡因也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措施。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早期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风险,维护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骨密度检测,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DEXA)被广泛认可为金标准。这种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测量骨密度,还能够初步评估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社区医院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为患者提供便捷的骨密度检测及初步诊断评估服务。在治疗方面,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种类繁多。首先,双膦酸盐类药物是当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它们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骨吸收。此外,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础,这两者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他药物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也会在医生的指导下被考虑使用,以满足个体化治疗需求。
除了药物治疗外,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在骨质疏松症的管理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还能有效改善平衡功能,从而预防跌倒的风险,尤其是对已经发生骨折的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在必要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社区医院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为患者提供疾病的筛查、健康教育、药物管理和康复指导等多项服务,进而构建起社区、家庭与医院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防治工作更加系统化和高效化。通过这样的综合管理,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更为全面和持续的关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检查,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即使已经患病,及时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也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关注骨骼健康,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育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王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