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咯血的“真凶”——结核分枝杆菌

2024-7-2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当时《庆余年》电视剧热播,剧中林婉儿由于常常咳嗽、咯血、潮热、流虚汗,被确诊为“肺痨”。其实“肺痨”就是肺结核,临床上多数结核病都是肺结核。而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所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人体的不同器官都能发病,常见于肺部。那么关于咳嗽咯血的“真凶”——结核分枝杆菌。你了解多少呢?文章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也叫结核杆菌、结核菌,为引发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它也是一种专性需氧菌,生长速度较慢,对营养提出要求较高,最佳pH范围为6.5-6.8。在固体培养基上,它所形成的菌落是灰黄白色,干燥颗粒状,显著隆起,表面比较粗糙,和“菜花”形状比较相近。

通常它是在避光条件下,比如土壤、地表、牛粪便等无生命物体上,可以存活数周、数月。它具备耐冷冻性、干燥性,但在高温环境下,或者经过紫外线照射,可将其杀死,对全身不同器官产生较大侵犯,但因其具备喜氧性,以肺结核发生率较高。

结核分枝杆菌是怎么传播的?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经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如果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很容易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是怎么鉴定的?

如果患者咳嗽、咯痰、低热超过14d,伴随咯血的症状,若是已经排除其他疾病,在使用抗菌药物依然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到专业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1)涂片镜检。这是实验室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为细菌筛查提供证据参考。

(2)结核免疫学检查。这是结核检测的辅助方法,也是当前临床探索的热点话题,它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抗体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等。

(3)结核培养。这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它检测时间比较长。

(4)分子生物学。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Gene Xpert MTB/RIF、线性探针分析、恒温扩增方法、mNGS。

如何消灭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一定脂质,所以对乙醇比较敏感,在70%乙醇中,2min内就可将其消灭。而且脂质还能防止菌体水分流失,所以对干燥的抵抗力也比较高。如果它黏附在尘埃上,还能保持8—10d的传染性;在干燥痰内,也能存活6—8个月。它对于湿热比较敏感,在液体中加热(温度62-63℃,时间15min),或者煮沸,都能将它消灭。此外,它对于紫外线也比较敏感,直接日常照射几个小时后,可以将它消灭,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的衣物进行消毒。

(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检验科 王瑜)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