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护理

2024-7-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在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人体免疫反应失常,免疫平衡失调,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病因探索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及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特定的基因变异可能增加个体患病的风险。

环境因素:紫外线照射、某些化学物质(如硅尘、汞等)、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某些食物(如芹菜、无花果、豆菜类等)以及药物(如异烟肼、普鲁卡因、甲基多巴等)暴露,都可能作为触发因素,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且病情常在青春期、妊娠期和更年期等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时期加重。

免疫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多种异常,包括T细胞、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紊乱,以及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这些异常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引发广泛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狼疮活动期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抗体的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也与疾病的预后有关。

二、症状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极为多样且复杂,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表现:

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疲倦、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在疾病活动期尤为明显,且常伴随其他系统症状的出现。

皮肤与黏膜症状:脸部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性皮肤表现之一。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光敏感、脱发、口腔溃疡、皮肤血管炎、受寒冷或情绪激动刺激后四肢间歇性苍白、青紫和潮红的雷诺现象等症状。

关节与肌肉症状:关节痛和肌痛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症状之一。这些疼痛可能涉及多个关节和肌肉,一般关节X线片多无关节骨破坏。但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心血管症状:如最常见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这些炎症可能导致胸腔、心包和腹腔积液的出现,进而引发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肾脏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肾脏,50%以上SLE患者有肾脏损害,导致肾炎的发生。患者可能出现血尿、大量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神经精神症状:狼疮脑病包括头痛、癫痫、偏瘫、精神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由脑血管病变、脑实质损害或神经精神病变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不佳。

血液系统症状:如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易感染,部分人可有无痛性轻或中度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腋窝多见常见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所致。严重时可引发出血倾向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肺与胸膜症状:出现双侧、中小量胸腔积液。表现气促、咳嗽、低氧血症、肺功能常显示弥散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等。

消化道症状: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与肠壁和肠系膜的血管炎有关。少数人会发生急腹症,如胰腺炎、肠穿孔、肠梗阻等,误认为肠道疾病。

三、诊断流程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和步骤:

临床表现评估: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关节和肌肉等部位的体征变化。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补体水平、抗核抗体谱等。其中,抗核抗体谱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依据之一。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UCG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心包积液、心肌及瓣膜病变、肺动脉高压等病变情况。

综合判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四、治疗方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通常采取综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必要的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目前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是主要的治疗方案。

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关节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这些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和依赖性,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这些药物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和组织损伤的发生。但需注意其毒性和副作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

生物制剂:如贝利尤单抗等。这些药物针对特定的免疫通路进行干预,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和更低的副作用。但价格较高且需长期使用。

其他:对于病情危重或治疗困难病例。可根据情况应用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干细胞移植等。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如肾功能情况良好,口腔黏膜受损鼓励进食高糖、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宜软食;口腔溃疡者漱口后用中药冰硼散或锡类散涂敷溃疡部,促进愈合;肾功能不全者应低盐低糖、低脂饮食,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避免食用海鲜、香菇、烟熏食物等“发物”以及羊肉、狗肉温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日晒和寒冷的刺激,外出时可戴宽边帽子,穿长袖衣及长裤,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阳光直射皮肤。在疾病缓解期,患者可逐步增加活动,参加社会活动和日常工作,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避免一切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妊娠、分娩、口服避孕药等。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肾衰竭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但手术治疗并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治疗手段且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五、护理要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阳光直射皮肤。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避免食用过硬或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定期检查口腔黏膜有无溃疡或感染等异常情况。

关节与肌肉护理:保持关节和肌肉的适当活动避免僵硬和萎缩;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或轮椅等以减轻关节负担;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心理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药物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并按时按量服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证及时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其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病情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表现、体征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促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六、预防策略

虽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其发病风险。以下是一些预防策略:

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紫外线中;避免接触可能诱发疾病的化学物质和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坚持锻炼。

七、患者自我管理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管理包括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方案的遵循、对症状的监测和记录,以及对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首先,患者需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充分的认识,了解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治疗建议,并积极配合治疗。

其次,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监测。对于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患者也应有所了解,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任何不适症状。

此外,患者还应对自己的症状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疼痛、疲劳、发热等。这些记录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患者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安排、适度的体育锻炼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和护理。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社会支持活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和发展。

(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护理部 刘芸)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