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个小时里,三门峡这个95后急诊科医生在火车上三次见义勇为

2024-8-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这是个特殊的旅途,持续时间长达三十多个小时。

这也是个惊心动魄的旅途,他先是帮助一名无助的患儿家长应对患儿的突发状况,然后又呼哧呼哧给一名心脏骤停的旅客做30分钟的心肺复苏。不久,又有一位乘客身体不舒服,连列车员都觉得广播寻医是多此一举,直接到车厢找他:哥,您再走一趟吧。当时他睡得正香。

他叫王彬,三门峡湖滨区医院急诊科医生,1995年出生,2018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一次出手,上午10时左右

7月27日凌晨1时47分,王彬从哈密出发登上K4918次列车返回三门峡。上午10时左右,广播响起:有婴儿出现不适,寻求列车上的医护人员帮助。

王彬百无聊赖,正刷手机打发时间,听到广播声立刻来了精神。王彬说:“多年在急诊科工作,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听到患者危险说走就走,不管当时在干啥。”王彬所在车厢是2车厢,尽管过去没几天,他已经记不清对方是几车厢。“当时走得很快,只想着赶快到达现场。”

出现意外的是名一岁多的婴儿,发热,哭闹不止,家人手足无措。经过查体,王彬判断是口腔溃疡引发的感染。列车上条件有限,王彬建议使用蒙脱石散敷于患处减轻疼痛和炎症,并辅以物理降温退热,待婴儿情况稳定后,王彬才返回车厢。

第二次出手,19时左右

这次,王彬还是正在刷手机。王彬说,这么多年极少坐这么长的火车,实在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事后,王彬不忘调侃:可能就是怕我无聊,上午出现一次广播寻医,下午又出现一次。

调侃归调侃,急诊科工作的经历让他每次都不敢大意,听到广播响起,王彬都是快速往那赶。

这次情况确实危急:一名乘客心脏骤停。事后列车员介绍,这名乘客是在卫生间发病,被人扶出来的,刚到门口就加重了,直接躺在了过道。

“当时患者躺在地上,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王彬快速检查,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没有意识,这是心脏骤停了。王彬在急诊科工作多年,经常碰到心脏骤停,没犹豫,立刻同三门峡市教育局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主任张学恩及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同时询问车厢内有无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没有AED,又在列车上,这名乘客的生命完全就靠自己了。王彬不敢大意,边做心肺复苏边交代列车员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让其在最近一站站台等候。

 

做心肺复苏很累,众人“一直持续到下一站,120人员在站台把人接走。”

第三次,23时,睡梦中

经历这次折腾,王彬以为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然后安心睡觉。没想,23时,正在睡梦中王彬被列车员摇醒:哥,又有乘客不适,您劳驾。

正迷迷糊糊的王彬一听是有人发病,立刻醒了。“这就是职业本能。”王彬跟随列车员快速到达事发车厢,和前两次一样,因为走路急,根本没看清是哪个车厢。这次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突发高血压,头痛难忍,内心焦虑。经过王彬查体、处理和安抚,老人和其家人焦虑解除。(本报记者 高玉元)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