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棍直穿上半身
事发于凌晨3时,一处工地上,正在施工的小常突发意外。他从2米高处坠落,一根直径约3厘米的木棍从会阴部插入,贯穿上半身。工友们立即锯断木棍,将小常送至当地医院。
小常的伤势十分棘手,多脏器贯通伤,需要多学科团队联合施救,才能有转机。随即,小常被转运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救治。
组建多学科救护团队
接到患者后,河南省人民医院立即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10分钟内,来自创伤治疗中心、男科与能量医学科、胃肠外科、胸外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5个专科的近10名高年资专家立刻研讨手术方案。
根据影像检查,木棍贯穿了小常的阴囊、盆腔、腹腔、胸腔,造成阴囊、胃、肺、膈肌等破裂,颈椎和肋骨多处骨折,腹腔积血……万幸的是,木棍未造成致命创伤,成功避开了心脏、大动脉等重要脏器和血管。
此时安全取出木棍,修补伤口,做好抗感染治疗,小常就有一线生机。多学科专家团队一起与家属充分沟通,准备实施手术。
4小时接力成功施救
30分钟后,手术开始。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何苡带领团队第一个开展手术。他们逐层打开小常的胸腔,将木棍逐渐安全下移至腹腔,缝合肺部的挫裂伤口。随后,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鹏带领团队,探查腹腔损伤情况,将木棍继续安全下移。接着,男科与能量医学科主任医师刘建军带领团队,成功将木管完整取出,为手术画上了圆满句号。
经过5个专科20名医护人员4小时的接力救治,小常脱离危险。随后,骨科主任刘涛又带领团队对小常进行了10多天的康复治疗,小常顺利出院。
面对疑难危重症患者,河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会诊屡屡创造奇迹。这得益于该院建立了一整套多学科会诊机制。据了解,该院自2015年8月成立首个多学科会诊(MDT)团队以来,目前已拥有53个MDT 团队,年均会诊1000例以上。2018年,该院又率先成立创伤治疗中心,年接诊急危重症患者3万余人次。(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崔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