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王村卫生院有这样一位儿童保健(简称儿保)医生——王小妮。今年34岁,从事儿保工作已经有10余年。刚开始接触儿保工作,由于自身年龄小,加上多数儿童家长对这项工作不理解、不接受,王小妮觉得自己无法胜任,也曾多次想过放弃。但一想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想到儿保工作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责任感就涌上她的心头:“不能放弃,必须坚持。”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王小妮积极参加市、县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举办的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并大量阅读书籍,多次实践,以真正了解儿童保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今年1月,洛宁县启动国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工作。王小妮积极参加洛宁县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培训班,培训归来后,她一方面积极向院领导汇报筹建项目活动室,另一方面,和乡村医生一起,走村入户,为儿童家长讲解项目的意义和对孩子成长的好处。项目活动室建成后,今年3月,王村卫生院圆满完成了小组课堂的第一次活动。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王小妮认真对每一位宝宝进行筛查评估,并对宝宝的养育人宣教,积极开展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好多家长不理解,王小妮经常利用宝宝体检的时机对家长宣教参加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之余到宝宝家中和养育人沟通,宣传儿童早期发展的好处,积极动员家长参与,科学养育宝宝。
有一位叫涵涵的小宝宝,今年1岁半了,家住小界乡某自然村。由于妈妈智力发育异常,涵涵多数时间由奶奶照护。涵涵的家里有一养鸡场,平日里大人比较繁忙,就容易忽略孩子的生长发育等各项问题,涵涵的智力、语言发育和同龄孩子比,稍显落后。王小妮就多次到涵涵家进行家访,和奶奶沟通孩子照护的常识,积极消除其不适照护理念。经过多次家访与电话沟通,涵涵奶奶也了解到了自身知识的缺乏,最终选择相信王小妮。只要卫生院开展养育照护小组活动,涵涵奶奶几乎每次都参加,通过活动,王小妮和同事们见证了涵涵的成长和变化,她从刚开始的害羞内向变得自信外向。
不止涵涵,很多宝宝的养育人都高兴地说:“在家门口也可以参加像电视上一样的活动,学习了新的育儿知识,以后有活动我们要经常参加。”
王小妮和同事们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种子,只是花期不同。希望每个孩子从出生到成熟,都可以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慢慢发芽、成长、开花、结果。通过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实施,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农村儿童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洛阳市卫生健康委提供 记者常娟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