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专家到基层 解决大病、重病显成效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叶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模式“探索”
2024-8-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全国成 张蔓丽
2020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正式全面托管叶县人民医院,挂牌“河南省人民医院豫西南分院”。4年间,河南省人民医院根据叶县人民医院的发展需求,相继派出6批74人次的专家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帮扶,实现了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的上下联通,打通了医院发展中面临的痛点、堵点问题。
“如今,过去看不了的大病、重病,现在会看了、能看好了;过去做不了的手术,现在敢开展了,并且开展得很好。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不仅节省了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还高,让基层的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看病就医实惠。”叶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英军如是说。
专家派驻到基层 医患双方均受益
“真没想到,在我们叶县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让专家长期派驻到县医院坐诊看病,不仅让基层的老百姓看病省钱、省心,而且还省去很多麻烦事儿,这样的医疗惠民政策真是好……”近日,记者随同叶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来到患者李先生的家里进行健康随访和用药指导。据李先生介绍,今年4月,他患上了肝右叶巨大肝癌住进了叶县人民医院,因为手术难度较大,该院肿瘤科医生在省医专家的指导下做了介入治疗、手术做得很成功,总住院费用13000元,报销完只需要自付3000余元,省去了不少医疗费用。据了解,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叶县人民医院四年来,近万例类似李先生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受益。
“过去,我们收治的肿瘤患者全靠药物疗法,治疗手段单一,省医全面托管我们医院之后,改变了这一现状。目前,我们可以开展的肿瘤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化疗等多种综合疗法。从过去的‘单条腿’走路,变成了‘多条腿’走路。患者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省级的医疗服务,花费少,报销比例高、患者的获得感不断提升。”该院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崔艳东说。
技术帮扶 真正做到了“大病不出县”
“谢谢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让俺没有成为半身不遂!”今年5月,叶县夏李乡一位56岁患者突发左侧肢体偏瘫,被家人发现后立即送到叶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经急诊绿色通道检查后,确诊为脑梗死且大血管堵塞。该院神经重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可带领团队给予静脉溶栓后桥接颅内动脉取栓术治疗,患者住院一周后病愈出院,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以往遇到类似的患者,往往都是靠药物保守治疗,效果非常差,在省医专家指导下,医院成功开展了急诊取栓技术,大大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真正做到了‘大病不出县’!”李可说,受益的方面远不止这些。 “省医专家进驻该院以后,以普外科为试点,明确了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使诊疗过程更专业、更规范。在技术提升方面,指导并成功开展了腔镜下微创手术,其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还省去了患者的很多医疗费用。”
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患者外转率逐渐下降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叶县人民医院,这是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构建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的又一具体实践。时至今日,数字见证托管的成果。该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622项,指导开展手术5562台次,填补医院的190项技术空白。医院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2.68%。其中,门诊医疗收入同比增长6.83%;住院医疗收入同比增长14.63%;药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5.06%;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0.5天;住院患者外转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河南省人民医院豫西南分院执行院长李佩丽说。
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叶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小鹏说,河南省人民医院托管叶县人民医院之后,对叶县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得到较大促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域外转率降至3%,对叶县实现医疗能力赋能、弯道超车,加速能力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今后,我们要以省人民医院托管县医院为契机,把豫西南分院打造成管理水平先进、医疗技术精、辐射能力强大的县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健康共同体建设,为健康叶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步,我们要以创建慢性病管理示范县、健康叶县促进县为抓手,在全县554个行政村,以村卫生室为依托,建立健康小屋和健康文化长廊,使慢病知识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使叶县的老百姓更加幸福、安康。”杨小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