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胶囊起搏器植入为患者解10年顽疾

2024-8-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讯(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牛然 焦艺珂)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成功为一位“心律失常 窦性停搏”患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这是该院开展的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李朝晖说,无导线起搏器俗称胶囊起搏器,其直径6.7mm,长度25.9mm,重量仅2g,形如胶囊大小,“续航时间”长达12年,兼容1.5T/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等创新功能,且在植入时无切口、无囊袋、无导线,避免了传统起搏器的几乎所有并发症。

今年66岁的邢先生1月余前于院外行冠脉造影提示冠脉血管前降支狭窄70%左右,药物治疗后症状仍间断发作,多次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平均心室率60次/分左右。前不久,邢先生以“间断胸闷、乏力10余年,加重半月”为主诉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进行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可见4.9s长间歇。通俗地说,就是邢先生的心房/心室电脉冲传导系统受阻或中断,心脏不能有规律地正常搏动。

李朝晖与心内科一病区主任畅晓燕及团队对邢先生的各项指征进行缜密评估后,认为仅单靠药物治疗无法“治本”,唯一的办法就是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前经多学科讨论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畅晓燕主任及心血管团队决定采用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中,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手术团队经过右股静脉穿刺成功将无导线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患者的右心室室间隔。在起搏器的植入过程中,邢先生均为清醒状态。手术仅用时40分钟便顺利完成,在术中和术后对起搏器进行反复测试,参数均良好,且无任何并发症。

据介绍,植入心脏起搏器主要针对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与传统的心脏永久起搏器相比,它将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集成在一起,以微缩胶囊的形式直接植入患者的心腔内部,具有创口小、风险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安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