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穿刺口手术让“腰痛”老人躲过致命威胁

2024-8-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讯(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肖利珍 张静)近日,73岁的周老伯因为腰痛被意外检查出体内暗藏腹主动脉瘤,幸亏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及时,才躲过致命“威胁”。

一个月来,因腰痛持续得不到缓解,周老伯来到当地医院就诊,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的腰椎间盘突出,没想到一查CT,竟是更为凶险的腹主动脉瘤在作怪。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周老伯慕名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血管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申东彦发现周老伯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达6厘米,近端重度扭曲,同时病变累及双侧髂动脉,瘤体大,破裂风险高,需要及时通过手术解除危机,否则一旦破裂,会危及生命。

术前,血管外科经过全面分析、充分讨论,决定采用更微创的治疗方法——不开刀全腔内腹主动脉瘤隔绝术,在拆除腹腔“定时炸弹”的同时,重建双侧髂内动脉,隔绝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同时达到创伤最小化。术中,申东彦带领团队医生赵铁军、宋德洋,通过腹股沟区两个0.5厘米的微小穿刺口,逐一克服入路血管严重扭曲、动脉瘤瘤颈短等难题,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小时,周老伯便能下床活动,老人家开心不已。术后复查,周老伯的动脉瘤完全被隔绝,无内漏,目前已经康复出院。儿女们看着父亲只有两个0.5厘米的微小伤口,开心地说全腔内微创技术就是好,不仅伤口小,住院时间还短。

申东彦说,既往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虽然也是微创的腔内治疗,但双侧腹股沟区切口长约5—6厘米,且需要切开两侧股动脉。目前,该院两院区血管外科同步开展的全腔内技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腹股沟区仅需两个0.5厘米的微小穿刺口,能够更加满足多数患者的微创治疗需求,尤其对于老年、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局麻即可完成手术,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腹主动脉瘤主要症状有腹部搏动性肿物、腹部疼痛、腰痛等,一旦出现腹部疼痛,多半预示着动脉瘤破裂或先兆破裂,会导致失血性休克、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安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