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杨家梅倾情帮扶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建设

2024-9-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李文婕

“我是新县的女儿,家乡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是自己心之所念,情之所系!”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二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杨家梅是新县千斤乡人,她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了对家乡新县父老乡亲的热爱之心、关怀之情和满腔帮扶之情。

杨家梅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省医院协会消化道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社会职务。她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获得省级科研成果2项,发表专业论文共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2022年以来,杨家梅利用工作闲暇,每月定期回到家乡医院义务帮扶带教,扎根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反哺家乡,帮助这片热土上备受病痛折磨的家乡患者。“听说县医院可以挂省肿瘤专家的号,我马上就带我爸来看病了,他现在身体恢复得不错,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杨教授。”近日,李女士表达了对杨家梅的由衷感谢。

为患者认真讲解病情

帮扶初期,杨家梅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基层肿瘤患者的就医管理及肿瘤科的科室建设工作,杨家梅首先对本地县级区域肿瘤专科医疗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摸底和了解,当了解到肿瘤专科成立时间较短,专科基础较薄弱,收治的肿瘤患者基本上以晚期肿瘤对症维持治疗为主。为改善情况,杨家梅提出合理建议,制定了详细工作计划。通过提高肿瘤专科临床诊疗水平,开展肿瘤宣教、规范癌痛治疗、打造专科特色等举措,助力新县人民医院肿瘤专科建设。

为医师集体授课

针对科室肿瘤专科诊疗水平落后和不足,杨家梅通过科室常规查房,定期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定期组织开展科室业务学习、理论培训,全面带教临床常规及专科穿刺技术操作、严格规范病历书写,规范用药等多方面工作,提高整个科室临床和护理整体专科诊疗水平,同时规范肿瘤检查及诊断,按NCCN及CSCO等指南指导医师开展规范化化疗、靶向、内分泌及免疫治疗等,从根本上转变基层医师以往肿瘤治疗理念、规范肿瘤治疗方法,树立肿瘤治疗新理念。同时,她还增强科室医护人员对危急重患者的识别力,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隐患的发生。

细致查看患者病历资料

在杨家梅和医院同仁们的努力下,新县人民医院肿瘤专科患者收治人次较往年大幅增长。开展的肿瘤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新技术,引进针对性治疗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让原本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肿瘤患者留在新县人民医院,大大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最大化服务肿瘤患者。

参加义诊活动

帮扶工作中,杨家梅发现肿瘤患者的癌痛未被治疗或治疗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大多数癌痛未接受规范化镇痛治疗,一方面是患者对止痛药物恐惧,对当地医院不是很信任,另一方面科室癌痛治疗宣教不足,止痛知识储备差,无法及时为患者止痛。针对这一情况,杨家梅在科室多次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理论讲座,提高科室医护对癌痛止痛治疗的认知和管理。查房过程中,她长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癌痛宣教,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止痛药物治疗成瘾性误解和恐惧,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增加了对科室医护的信任。她还积极参加科室和本地医疗义诊、巡回讲座及科室的宣传,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防癌抗癌意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杨家梅的指导下,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已能够常规开展恶性肿瘤的术前辅助及术后辅助化疗、多项介入手术等。

漫漫帮扶路,倾心帮扶情。如今,杨家梅已融入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温暖的大集体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帮扶工作使科室医护医疗行为更加规范、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理念大有转变,使医疗服务满意度得到很大提升。接下来,杨家梅将继续一如既往地对新县人民医院进行全方位长期无偿帮扶,根据医院肿瘤专科的实际情况,按需施策、精准帮扶,在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特色专科、培育医学人才、提高疾病规范诊疗率和全程管理水平、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构建一个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教育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肿瘤诊疗平台,让新县及周边地区的肿瘤患者能够就近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安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