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急救站 托起“心”希望

2024-9-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许凌飞

“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启动时间每前移一分钟,就会多给患者带来一份希望……”近日,驻马店市上蔡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与蔡沟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上下联动、紧密配合、与时间赛跑,展开了一场“救心”接力赛,成功救治了一名96岁高龄的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此举,充分发挥出了基层急救站转运危急重症患者的职能作用,再次彰显了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的重要性与高效性。

 据蔡沟镇卫生院胸痛诊室主任孟百让介绍,8月18日上午,家住蔡沟镇蔡沟庙杨庄村的96岁王老太太,因胸痛3个小时来到该镇卫生院进行就诊。经过检查,心电图提示患者是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由于情况危急,面对如此高龄且病情严重的患者,蔡沟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给予患者“心梗一包药”及“静脉肝素”等关键药物治疗,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时间。与此同时,该镇卫生院又迅速与上蔡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取得联系,得到指令,蔡沟镇卫生院院前急救站进行患者紧急转运。

上蔡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在接到转诊信息后,立即启动导管室准备手术。在患者进入导管室后,急诊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99%闭塞,“情况十分危急”。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主任骆金中和主治医师冀亚江开始急诊造影,导丝成功通过闭塞段,随后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患者恢复到了3级血流,胸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从患者到达县人民医院大门到血管开通(Dto-W时间)仅用时20分钟,充分体现了胸痛中心与救治单元之间无缝衔接、快速响应的医疗服务能力。”孟百让说,自该镇卫生院创建胸痛、卒中、外伤救治单元以来,此次救治行动不仅是该院转运年龄最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成功案例,更是胸痛中心与胸痛救治单元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典范。通过规范的院前抗栓治疗、及时的院内介入治疗以及高效的转运机制,患者最终顺利脱离危险,转危为安。目前,经过医务人员的用心呵护,老太太已康复出院。

今年5月,崇礼乡坡朱村60岁村民朱先生,由于偏瘫突发缺血性脑卒中,出现左侧上下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语言不清等症状来到该镇卫生院治疗。患者平时有高血压、糖尿病,经过认真检查,发现患者是脑梗死。根据患者情况,医生立即采取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治疗。经过及时治疗和正确的康复训练,患者没有留下后遗症。为表示感谢,患者带着家人将写有“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该院医务人员手中。

“我们蔡沟镇距离县城约30公里,且有一条345国道穿街而过,导致车祸和外伤时有发生,尤其是急诊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和快速转运,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在基层卫生院设立院前急救站很迫切。”蔡沟镇卫生院院长邝长伟说,7月27日,家住崇礼乡大杨村48岁的杨先生在家干活儿时,突发左胸前区压榨性疼痛,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蔡沟镇卫生院就诊。当时,正在值班坐诊的孟百让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立刻意识到患者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经过心电图检查,果然证实了孟百让的判断。由于病情十分凶险,孟百让随即护送患者进入抢救室,并完善生命体征检查、排除用药禁忌,给予“心梗一包药”。同时,开通静脉通道、肝素推注、吸氧、心电监护等急救措施并与上蔡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联系进行求助。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发生了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30分钟后,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医生到达患者抢救现场,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并联合该镇卫生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有序开展了电除颤、心外按压以及药物治疗。经过医护人员40分钟的紧急抢救,使患者的心跳、自主呼吸得到恢复,等病情稳定后,该镇卫生院急救站将患者安全转送到了上蔡县人民医院继续接受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为表达感激之情,患者特意将写有“医术高明 华佗再世”的大红色锦旗送到了孟百让和医护人员的手中。

“这是我们镇卫生院第一次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案例,是我们镇卫生院在急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事情。”邝长伟说,每一场抢救都考验着医护人员的勇气、决心和担当,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多学科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上蔡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与蔡沟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上下联动、紧密配合,让群众的“心”生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且始终秉承“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宗旨,着力于乡镇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打造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通过加强医疗资源共享和协作、全流程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缩短胸痛患者救治时间,改善胸痛患者预后,不断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效、专业的救治服务。去年11月,该镇卫生院急救站成立以来,已接诊各类急诊患者1000余例,其中胸痛患者200余例。基层急救站的设立,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而且减少了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据上蔡县卫生健康体委副主任黎耀华介绍,2018年的一个冬天,大雪封路,黎耀华在农村遇到一例病情危急的患者,当救护车赶到患者身边时,结果还是为时已晚。从那时起,他认为在基层卫生院设立急救站很有必要,能够缩短基层患者的抢救时间。2019年,该县卫生健康体委在各乡镇卫生院划分区域,在20公里以内分别设立基层卫生院急救站,通过医共体形式织就县、乡、村心电“一张网”,打造20分钟医疗救治圈。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紧密型”院前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安笑妍